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中老年时报

笔耕不辍十八年 字里行间都是爱

日期:05-19
字号:
版面:第01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刘新华及其日记 付殿贵 摄

  “我想咨询一下《流金岁月·我这一辈子》为读者出书活动。”近日,河东区读者刘新华拨打本报新闻热线23603111,说出了自己的“出书梦想”。“我一直有个心愿,希望将自己脚踏实地走过来的半生历程写成一本回忆录,供自己回味,也给孩子们留下一份念想。”

  今年72岁的刘新华是和平区长沙路小学的一名退休教师,从事了一辈子教育事业,从代课教师到公办教师、班主任,一路走来桃李满天下。说起自己的“出书梦想”,她从书柜里拿出一摞摞泛着岁月痕迹的文稿和素材,其中有一个包装精美的日记本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这是我写给孙子的日记,从孙子出生的时候就开始记了,就想把他的点点滴滴记住”。

  “朱宇轩,小名猪猪,出生于公元2007年6月22日,农历五月初八,夏至。上午9时30分左右,体重3500克,身长50厘米。”“上午10时左右和爸爸见面;下午5时30分和奶奶、姥姥见面。会睁眼,能吃能喝,能拉能睡。”……

  砖头厚的黑色笔记本,扉页上写着“奶奶手札”。翻开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以第三人称写成,语言真实有趣,字里行间充满了生活气息,溢满奶奶对孙子的浓浓爱意。

  随着孙子的成长,刘新华的记录重心从婴儿日常生活、吃穿住行,逐渐转移到了心智情绪变化、童年趣事和品德培养等方向,她在日记中写下对孙辈的教导与希冀。在儿子、儿媳妇眼里,这些日记,不仅记录了孩子的成长轨迹,更是倾注了长辈不一样却更浓厚的关爱。

  刘新华告诉记者,自己和孙子感情深厚,婆媳、亲家之间的关系也一直很和睦、融洽,她想通过自己当教师的言传身教,让儿孙们把这种家风传承下去。下一步,她准备将这些文字整理成文稿收录在自己的新书中。她还有个心愿,那就是将日记在孙子的婚礼上作为特殊礼物送给他们,希望他长大后,有机会能翻翻这些日记和奶奶的书,懂得长辈对他们的爱。

  18年来,孙子以奶奶为学习榜样,家里有一位桃李满天下的奶奶,也时时让他感到骄傲和自豪。下个月,刘新华的孙子即将走进高考考场,迎来人生的第一次大考。“等高考的事都弄利索了,我一定先去奶奶家吃顿大餐,最后这十几天我一定拼尽全力,就算不能完全如意,也一定不让自己这12年努力白费,不让自己后悔!”朱宇轩在给奶奶的微信中说。刘新华思索片刻,写给孙子这样一句话:“披星戴月走过的路,必将繁花满地!”

  目前本报《流金岁月·我这一辈子》为读者出书征集线索活动火热进行中,参与者可在工作日拨打23603111、58982570,其他时间拨打13820865837报名。您有困难我们来帮;您的故事我们来写;您口述历史,我们记录润色,出书我们更专业。     记者 付殿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