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侯 蕾 通讯员石 乔 刘 峥)在南开区水上公园街观景里社区,“有事找马梅”不仅是居民的口头禅,更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马梅扎根基层19年的生动注脚。从创新“7+7”治理模式到打造“真人图书馆”,从智慧养老管家到“非遗工坊”,这位用脚步丈量民情的基层干部,带领团队织就社区治理的“温暖网络”。今年的“五一”劳动节,马梅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面对社区老龄化加剧的现状,马梅团队创造性构建“助困显真情、助孤有亲情、助残含温情、助学满热情、助医显仁情、助业带激情、助安保温情”的“7+7”治理体系。通过建立“居家智能小度养老管家”,首创“早上门、晚看屏、有呼叫、一键铃”四维守护模式,成功打造智慧养老“双保险”机制。去年冬季,82岁侨属马玉兰崴脚就医后,正是依托该系统的快速响应,社区工作者全程陪护3个月,让独居老人真切感受“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关怀。
在文化传承与就业帮扶领域,“观景红驿”公益项目实现多重赋能。通过链接非遗资源与失业群体,成功培育出绒花柿子树、毛猴雕塑等特色手工艺品。下岗女工庄姐转型非遗传承人、快递员家属开发企业订单等典型案例,印证着“文化传承+精准帮扶”的创新成效。社区学堂里,银发志愿者与青少年共绘津派葫芦烙画的场景,成为代际文化传承的温馨写照。
“真人图书馆”项目则为基层党建注入新活力。以八旬老党员薛爷爷《我的回忆》为开端,将老党员群体转化为红色教育“活教材”,实现75%的党员群众参与率。除夕夜为独居老人送“圆梦饺子”、连续8小时化解供暖纠纷、深夜护送失能老人回家……这些接地气的民生故事,串起基层治理的温度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