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假期,宁河区板桥镇盆罐庄村第一书记冯超超格外忙碌,他既要接待来村旅游的游客,又要走家串户收购鸡蛋、鸭蛋、西红柿等农产品。“除了种地外,村里的老人习惯在房前屋后养鸡养鸭,通过直播销售,能帮他们增加收入。”37岁的冯超超说。
一部手机、一个三脚架、一个麦克风……冯超超用直播带货打开农产品销路,用镜头记录乡村生活,用“不务正业”的方式干出了乡村振兴的新气象。
从第一书记到“直播达人”
盆罐庄村是天津唯一以行业命名的村庄,拥有600年制陶历史,素有“陶甑之乡”的美誉。然而,这个顶着“市级文化旅游村”光环的村落,却长期陷入“酒香巷子深”的困境。
2024年4月,冯超超主动申请担任盆罐庄村第一书记。到村后,他没有急于“新官上任三把火”,而是白天帮村民插秧种田,晚上盘腿坐炕头唠家常,一个月走遍全村375户。调研中,他发现村里的农产品虽是无公害,却销路有限;非遗陶艺虽历史悠久,却缺乏市场认可。
“光靠传统方式不行,必须用新思路打开局面。”冯超超决定尝试直播带货。2024年6月,他在抖音平台用“盆罐村第一书记冯超超”账号开启首场助农直播,结果仅有27人观看,弹幕还飘过“作秀干部”的嘲讽。面对质疑,他没有退缩,而是拜00后大学生为师学剪辑,拉来返乡青年组建“新农人战队”。为了拍好陶艺拉坯镜头,他在40℃的窑口一待就是半天;推介河蟹时,他直接跳进淤泥展示捕捞过程,满身泥浆被网友戏称“最拼蟹老板”。
313期短视频记录生活
目前,“盆罐村第一书记冯超超”账号有313期短视频作品,记录着盆罐庄晨昏四季的乡土生活,不仅让村庄走进大众视野,更让农副产品卖出了好价钱。
“以前鸡蛋赶集卖,现在直播间秒空。”村里养鸡大户韩大爷说,他养了300多只鸡日产30斤蛋,去年收入翻了好几倍。“以前螃蟹论筐卖,现在论只卖,冯书记是咱的福星!”村民王大娘笑得合不拢嘴。在团队的努力下,“盆罐村第一书记冯超超”账号粉丝突破19.4万,“盆罐村的美食”“外国友人学制陶”“大学生驻村日记”等视频播放量均达百万次,带动陶艺订单增长300%,馇河蟹售价翻了两番。
直播间的火爆,也让盆罐庄的文旅产业迎来转机。冯超超以盘活民宿资源为抓手,打造亲子活动特色IP,成功举办乡村音乐节、端午诗词大会,逐步打响“甑乡文旅”品牌。半年间,民宿收入突破34万元,村民腰包鼓了,眼神也亮了。
直播收益反哺乡亲
“这是咱自家直播挣的!”2025年春节前,冯超超将直播收益13.2万元全部用于民生,其中4.7万元直接回馈村民。村口的“聚宝盆”喷泉亮了,村容村貌美化了,发放的米面油、鸡蛋豆腐上,都标注着直播收益的来源,自豪感也写在了每个村民脸上。
为振兴陶艺非遗文化,冯超超推动注册“陶有福”商标,与村内窑口建立代加工协议,并联合南开大学、天津美院开发符合潮流的网红产品。截至目前,陶艺产品销售额达14万元,为农民增收6万元。今年春节期间,盆罐庄村成功举办全国“村晚”示范点分会场,非遗民俗文化通过直播走向全国。
冯超超的驻村笔记里写着:“乡村振兴不是造景,而是点燃每个人心里的那团火。”如今,盆罐庄村的陶器走进国际展会,民宿预订火爆,农产品畅销。从“被质疑”到“被点赞”,冯超超以“网红书记”的新身份,架起城乡互动桥梁,让传统村落焕发新生机。他的付出也获得认可,先后荣获宁河区优秀共产党员、宁河区担当作为先进个人、天津市2024年第二届天津电商节十佳带货主播等荣誉。
记者 刘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