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万平方米,52栋普通住宅,近5000名居民。作为一个老旧小区,滨海新区寨上街道平阳里社区虽很普通,却有50多名法治志愿者,相当于每百人中就有一位“法务街坊”。平阳里社区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成立“案理说”法治调解工作室,创新推出一个专业团队、一套创新模式、四方协同力量的“114”便民法治工作法。2024年以来,社区累计受理各类矛盾纠纷328件且全部成功调解,赢得了居民群众的广泛赞誉与高度认可。
日前,社区独居老人张大爷家中水管漏水,殃及楼下,不知如何是好。了解到情况后,社区“114”立即响应,联合“法务街坊”闫法官与邻居共同议事,不到半天就修好了水管、调解了矛盾,最大限度满足了群众需求。
“锅碗瓢盆、家长里短,都拗不过一个理字。”平阳里社区负责人介绍,社区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在微网格中打造“案理说”法治服务调解工作室。汇聚社区律师、在职党员、调解能手等专业人才,组建了一支实力强劲的专业团队,推出“114”便民法治工作法,切实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
“案理说”秉持“以案说法、以理服人”的原则,采用“汇聚民意、共商议题、多方商榷、压茬办理、成果反馈、跟踪问效”六步工作法,依托警务室、法律服务室、人民调解室“三室联建”机制,推行“三调衔接”工作法,即治安调解率先介入、人民调解持续跟进、专业调解依法处置,实现法治与情理的深度融合,充分彰显了法治工作新成效。同时,工作室采用社区民警、司法调解员、执业律师“三师会诊”模式,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此外,社区还建立“三室联建+网格排查”矛盾纠纷预警机制,为社会治理注入新活力,不仅成功调解和成功处置困扰群众的烦心事,还为基层治理提供了宝贵的创新思路与实践方法。
“飞线绳子拽、单车到处摆、下雨人不来。这是多年前流行在平阳里社区的顺口溜。那时天天磨破嘴、跑断腿,吵架上访是家常便饭。现在有困难就找社区‘114’,都能很好地解决。”居民王阿姨高兴地说。记者了解到,如今,社区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公共建设连年投入,老旧小区配备了现代化物业,停车难问题基本解决,跑冒滴漏老问题大幅下降,已经形成了小事不出楼门、大事不出社区的良好局面。平阳里社区曾荣获“天津市民主法治社区”称号。
记者 刘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