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城市还笼罩在夜色之中时,天津公交第一客运公司刘园车队的停车场内,50岁的劳模驾驶员刘靖正在仔细检查734路公交车的轮胎气压。这是她职业生涯中最后一个在岗的“五一”劳动节,也是她守护城市交通脉络的第11000个清晨。
手握方向盘30余载,刘靖对安全驾驶的执著近乎严苛。正是凭着这份细致和严谨,她保持着60多万公里零重大事故的纪录。
734路公交是一条定点的郊区线路,老年乘客较多。在一次运营进站时,刘靖注意到一位大爷从眼镜盒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张纸。那是2016年734路延长至陈嘴公交站时,老人亲手书写的发车时间表,由于长期折叠使用,纸张边缘已泛起毛边。原来,大爷这两天去市里办事,特意带着旧时间表来确认发车时间。刘靖赶忙告知大爷新的发车时间,并耐心解答其他问询。看着大爷安心离去的背影,刘靖陷入了沉思,联想到许多老年乘客因记忆力衰退,常为记不清发车时间犯难,而纸质时间表既容易损坏又不便携带,她决定自费解决这个问题。刘靖反复测量、设计,将时间表调整为公交卡大小的便携尺寸,又联系厂家定制了50套塑封膜,并配上结实的卡包链。当她把这些崭新的塑封时间表免费发放给734路的老年乘客时,老人们爱不释手。
为了让车厢更温馨舒适,刘靖将车厢当作第二个家精心打理,在车厢内放置充电宝、暖水袋、便民小药箱等物品,以备乘客不时之需。
这个“五一”,刘靖依然驾驶着熟悉的734路公交车穿梭在津城街巷。“刘师傅,听说您要退休了?我们舍不得啊!” 面对乘客的不舍,刘靖笑着回应:“只要大家需要,我永远是734路的一员。”
30余载春秋,从青丝到白发,刘靖用坚守诠释着公交人的初心,以实际行动证明,平凡的岗位亦能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记者 侯 蕾 通讯员刘雨晴
上图 每天清洗“爱车”也是刘靖的工作内容 记者 史 嵩 通讯员 刘雨晴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