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陆陆喝点儿水。”西青区辛口镇水高庄村的一间老平房里,71岁的高祝营和老伴儿高孟艳端着一个带吸管的水壶,喂26岁的侄子陆陆喝水。陆陆自幼患有脑瘫,虽然有着90公斤的大身板,但智力只相当于一个婴儿,不会说话、吃喝拉撒完全无法自理。
“就算只有一分钱,我也花在孩子身上,只要陆陆舒坦,我就高兴。”25年来,姑父高祝营与妻子无微不至地照顾侄子,从寻医问药到衣食起居,他用爱为孩子撑起一片希望的蓝天。2018年,妻子高孟艳突发脑梗,经过治疗后留下半身不遂、行动不便的后遗症。从此,高祝营一边照顾侄子,一边照顾妻子,即便如此,他仍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近日,高祝营入选“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候选人。
弟弟去世 侄子是儿
25年前,高孟艳的弟弟在一次车祸中受重伤住院,虽然在医院里抢救治疗一个多月,但最终医治无效去世,留下一个只有5个月大、患有严重脑瘫的男孩陆陆。不久后,年轻的弟媳决定留下孩子改嫁。孩子谁来养、未来怎么办等一系列问题摆在了高孟艳夫妻面前。
高孟艳和高祝营将陆陆接到自己家,精心抚养。不过,现实远没有那么容易。陆陆被确诊为重度脑瘫,和健康的孩子有很大区别,不会翻身、不会吞咽、不能坐稳、不能控制大小便。而当时两口子家里还有两个正在上中学的女儿需要照顾,还要赚钱养家。
“难吗?难!”高孟艳说,身边所有人都劝她放弃,因为以后会更难。不过,高孟艳和高祝营就“不信邪”,精心抚养陆陆的同时,一直带着孩子到天津和北京的各大医院求医问药。两口子总想着把陆陆的病治好,长大了还能帮他娶媳妇成家。
倾力付出 再受打击
不过,现实并不总是如人意,陆陆的病情没有任何改观。25年来,高孟艳和高祝营没睡过一个整觉,每夜都要帮陆陆翻身。“我还要整夜抱着孩子给他捂脚,要不他就得着凉。”高祝营说。以前,尿垫和纸尿裤太贵,高孟艳自己做了几十套被褥,陆陆尿湿一床换一床。因此,高家以前满屋都挂着换洗的被褥和旧衣服做成的尿布。后来,老两口的两个女儿立业成家,负责给陆陆买纸尿裤、尿垫和衣服,高家才告别了满屋尿布。
虽然一直满屋尿布、尿垫和纸尿裤,但高孟艳家没有一丝异味。而在高家外屋的桌子上,还摆着很多药。“主要有三种药,一种是助眠的,一种是治疗抽搐的,还有就是开塞露。”高祝营说,陆陆没法自主排便,他每天会定时帮孩子打开塞露。陆陆排完便,高祝营麻利地帮陆陆清洗、穿衣。“孩子太重,自己不会动,也不会配合我,我搬不动他。每次穿衣服,就得把他双腿架到我肩膀上,然后慢慢套裤子。”高祝营说,给陆陆穿一次衣服,就得花30分钟。
2018年春节后不久,高孟艳由于长期睡眠不足和劳累,突发脑梗入院抢救。经过抢救和治疗,高孟艳落下了半身不遂的后遗症,也坐上了轮椅。家里本来就有一个重度脑瘫的侄子需要照顾,现在高孟艳又倒下了,生活的重担全都落在了高祝营身上。
一诺千金 用爱呵护
高孟艳出院后,高祝营照顾老伴儿的同时,也继续精心照顾着陆陆。“现在孩子太重,我就在墙上安了这个电动小吊车。”高祝营指着卧室床边墙上的一个电动吊车说。每天早上陆陆起床后,高祝营都会用残疾人专用的吊袋和墙上的吊车,将陆陆从床上安全地吊到轮椅上。而陆陆的轮椅,从小到大已经换了4把。“这把电动轮椅是闺女从网上给订的,能电动调节靠背角度和高度,坐累了能让孩子躺会儿。”高祝营说。
这些年,为了照顾好陆陆,老两口早就放弃了曾经的事业,靠着家里的几亩地和养牛赚钱,虽然日子一直不富裕,可宁愿自己少吃点儿、少喝点儿,也从来没让陆陆受过委屈,从没让陆陆穿过脏衣服、挨过饿、着过凉。前几年,村里都搬到了楼房,但陆陆住不惯,每天砸墙。最终,老两口放弃了条件更好的新楼房,带着陆陆搬回老平房住。
“我弟弟临终时已经说不出话,但看到我后情绪特别激动。”高孟艳知道,弟弟放心不下孩子。“你放心,孩子我管着,有我一毛钱,就有他五分。”彼时的高孟艳许下承诺。25年后,看着身边白白胖胖、面带微笑的侄子陆陆,高孟艳和高祝营也笑了。“我俩不想那么多,只要我俩还能管,就不能让孩子受委屈!”老两口说。 记者 侯 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