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厦门日报

“摸秋”民俗 鲜活有趣

日期:10-08
字号:
版面:第A04版:城市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学香

  中秋佳节,天心月圆,人间团圆。一家人围坐分食月饼、静赏玉盘,是传承千年的风雅习俗。然而,在我的故乡——江苏南通农村,还流传着一个更为鲜活有趣的民俗,它有一个俏皮的名字,叫作“摸秋”。

  当皎皎明月升上天幕,清辉倾泻如水时,田野已然熟睡,一场属于女子的秘密游戏,便悄然开始了。

  那些刚成婚尚未生育的小媳妇,三三两两,携伴呼友,沿着田埂小路轻声细语,走入藤蔓缠绕的瓜棚豆架之下。她们要在暗影斑驳处俯身探寻,像在进行一场神圣而有趣的仪式——“摸秋”。

  虫声窸窣,如丝如缕,仿佛在为她们伴奏;晚风拂过藤蔓,发出沙沙的碎响。忽然一声清脆的欢呼划破寂静的夜空:“我摸到南瓜啦!”另一个女子也欣喜应和:“呀,是白扁豆!”你可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游戏,更藏着美好的寓意:南瓜谐音“男娃”,预示将来喜得贵子;扁豆形似蛾眉,象征将来会生下俏丽可爱的女儿;若是摸到白扁豆,则更是一等,寓意夫妻和睦,白首同心。

  那么,“摸秋”习俗从何而来呢?传说,从前有些女子婚后久未生育,便在月华最盛之时独坐院中,沐月祈福,望能得子。年深岁久,这种朴素的祈愿就演变成趣味盎然的“摸秋”。

  也有生育了子女的妇人会去“摸秋”,她们期盼摸得饱满的毛豆或是肥硕的南瓜,祈愿子女茁壮成长、无病无灾。

  最有趣的是,中秋夜若“摸”走邻家的瓜和豆,并不算偷。这里还有一个故事。相传,元末起义领袖张士诚率军纪律严明,一年中秋,部队驻扎在南通海边,几名思乡的士兵偷摘了百姓的甜瓜。张士诚欲以军法处置,却被一位乡间老者劝住:“八月半‘摸秋’不为偷。”将军闻言释怀。这个故事也随“摸秋”之俗流传至今,为其添了几分传奇色彩。

  如今,“摸秋”已不仅是对子嗣的祈愿,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联结人与人、人与土地之间的一条温柔纽带。月光依旧,秋风仍香,这项古老而温馨的习俗,每年的中秋夜晚依然悄悄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