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厦门日报

中秋烧塔忆忠魂

日期:10-06
字号:
版面:第A04版:城市副刊中秋特别策划       上一篇    下一篇

  ●朱发强

  我的老家在江西吉安的一个小村庄。中秋令我魂牵梦萦的,除了香甜的月饼和柚子,还有晒谷场上那座被烧得通红的砖塔。老人们常说,烧塔是为了纪念吉安民族英雄文天祥——当年他率领的抗元部队曾于中秋之夜在吉安集结,百姓便以烧塔祈愿胜利。这一风俗,连同其他中秋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中秋前几天,村里的壮劳力就开始忙着垒塔。晒谷场中央,一块块青砖按圆形铺开,底层扎实,往上则层层错缝叠砌,砖与砖之间留出细缝透气。不出大半天,一座三米多高、上窄下宽的砖塔便矗立起来,远远望去,像一位敦实的守望者,静候中秋夜的“唤醒”。

  中秋傍晚,家家户户都热闹起来。大人们提着竹篮,装上传统月饼、桂花酒和自家树上摘下的饱满柚子,三三两两走出家门;孩子们捧着鞭炮,蹦蹦跳跳赶往晒谷场。塔前供桌很快摆满祭品,老人们点燃香烛,低声祈愿“风调雨顺、阖家平安”。

  第一串鞭炮“噼啪”炸响,烧塔正式开始了。有人将干稻草、松针塞进预先架好的木柴下,划一根火柴,火苗瞬间蹿起,引燃木柴。塔内火势渐旺,顺砖缝向上钻。孩子们围着塔奔跑,看浓烟裹挟火星升入夜空,塔身由灰扑扑到逐渐透出浅红。大人们不时添加松柴,松香混着草木灰的气息随风飘远,弥漫整个村落。

  渐渐地,塔身愈红愈亮,最终通体炽红,连周遭空气都暖融融的。跃动的火光中,我仿佛看见文天祥与将士们奋勇作战的身影。也许,这正是烧塔的意义——寄托后人对英雄的深切缅怀。“塔越红,日子越红火!”父亲笑着抚摸我的头。我望着那片耀眼红光,觉得连天上的月亮都更圆更亮了。

  夜色渐深,月已西斜,火势渐弱。大人们用几块青砖封住塔口,谓之“封塔”,寓意将一年的好运留在其中。最后,一串长鞭炮响起,宣告烧塔结束。大家这才提着空篮子,有说有笑地各自回家。

  如今我在厦门工作生活,中秋难得回乡。但只要望见天上圆月,就会想起老家晒谷场上那座通红的砖塔,想起火光映照下一张张亲切的笑脸。那团火,不仅温暖了一个个中秋夜,更化作我心中无法抹去的乡愁——无论走多远,只要想起它,便知道自己的根,永远在吉安的那个小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