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厦门日报

他们捐献造血干细胞 给两个家庭带去希望

日期:09-29
字号:
版面:第B02版:都市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文/图 记者 卫琳 通讯员 张婷婷)“生命接力”在厦门不断温暖上演——9月26日上午,爱心市民刘澄胜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功捐献265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同一时间,捐献志愿者李晟榕来到医院注射动员剂,他将于今日捐献造血干细胞。两位市民的爱心传递,点亮了两盏生命明灯,也点亮了两个家庭的希望。

  他最近一反常态经常请假

  原来是为了救人

  刘澄胜是我市第16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加入中华骨髓库已有10年。尽管时间过去这么久,当得知一名血液病患者与自己配型吻合,需要捐献造血干细胞时,他一口答应。刘澄胜说:“最大的心愿就是他赶快好起来。”

  同事胡婷说,刘澄胜是部门里的“老大哥”,工作勤奋务实,对身边人都很关心照顾,一直是个很温暖的人。“平时他基本不请假,最近却一反常态,经常请假。我们一问,他才说出要去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胡婷说,大家都很佩服他的这一举动,向公司领导报告了这件事,公司非常重视,第一时间为刘澄胜安排了带薪假期,成立关怀小组,之后还要进行内部表彰,让更多员工向刘澄胜学习,积极投身公益事业。

  “晕针”的集大小伙子

  克服恐惧扎针留血样

  即将接过爱心接力棒的李晟榕,是集美大学的学生。2023年4月1日,他在学校体检时看见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资料,深受触动,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为什么对这个日子记得如此清楚?李晟榕说,因为入库采血时,他差点晕过去了。李晟榕从小就会“晕针”,曾经在皮试扎针时晕倒,但他仍克服心理压力留下自己的血样。“当时只想着我的血液能够帮助他人,不是医生的我也可以挽救生命,我很想加入中华骨髓库。”他说。

  前段时间,当接到市红十字会通知电话时,李晟榕惊讶又自豪。非亲缘造血干细胞配型概率是万分之一到几十万分之一,这极小的概率让他遇到了,他没有丝毫犹豫便答应了。

  正式捐献前,李晟榕要做很多检查,还要连续四天、每天两次注射动员剂,促进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释放到外周血中。对于这么多次扎针,李晟榕笑着说,他已经调整好心态,“只要扎针时不盯着看,就好多了。”

  目前,李晟榕正在厦门五中实习。他表示,想以实际行动将助人为乐的精神传递给学生,希望社会充满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