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漳州讯(特派记者 黄树金 通讯员 王缤若 王智)近日,诏安湾发现新物种“福建岩虫”,由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王智副教授团队发现并命名。目前,团队已对40种岩虫属B2组物种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编制了B2组物种的形态特征表格,并对岩虫属刷状刚毛类型作了进一步的系统划分。
此前,王智团队对在漳州诏安湾采集的岩虫标本开展分类研究,结合形态学方法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发现并命名一个新物种。研究论文在国际动物分类学领域专业期刊《Zootaxa》上发表。新物种已被世界海洋物种名录(WoRMS蠕虫)收录。
王智团队负责人表示,新发现的福建岩虫的形态特征是鳃丝始于体前部,并延续至尾端。鳃丝已知最大数目是5,足刺1-3根,呈黑色或棕色。具有3种类型的刷状刚毛。
据悉,岩虫属是环节动物门多毛纲矶沙蚕目矶沙蚕科中的第二大属,包含有效种80余个,根据特征分为9个组物种,B2组就是其中之一。岩虫在中国近海有广泛的分布,现存有记录物种中,15种有一定的形态学或分子生物学研究,其中仅7种具有分子数据,其余有记录物种的分类地位仍有待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