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厦门日报

心中的灯塔

日期:09-26
字号:
版面:第A12版:城市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宗洪

  “黄仲咸先生生活极为俭朴。平日里,他与普通员工围坐在一张餐桌旁,吃着普通的工作餐;他卧室的墙上仅安装一台壁扇,舍不得装空调;他穿的衣服大多是从地摊上淘来的,一顶帽子一戴就是30年;出行时乘坐经济舱,入住普通酒店……然而,他热心公益、扶贫助学,被人们誉为‘南安陈嘉庚’!”

  近日,我随《厦门日报》“城市副刊”的一群文友,走进“福建省黄仲咸教育基金会”办公室。在那里,基金会工作人员向我们讲述了黄仲咸先生的感人事迹。听着听着,我的眼眶不禁湿润了,心中满是对这位爱国华侨的崇高敬意。

  黄仲咸先生早已成为我心中的灯塔。1993年,市老年基金会刚成立不久,因工作原因,我好几次听说黄仲咸先生扶贫助老的事迹,十分感动,心中对黄仲咸先生满是敬佩。从那时起,我便年年捐款,这份坚持已延续30年之久,只希望能为厦门老年福利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更让我深受感动的是,2005年春节前夕,一位在公证处工作的朋友告诉我:“太了不起了!昨天,黄仲咸老先生带着家人一起来到我们公证处,立下遗嘱,将南安和厦门的两幢必利达大厦,以及11000两黄金等财产,全部捐赠给福建省黄仲咸教育基金会。”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内心无比震撼!

  据资料显示,多年来,福建省黄仲咸教育基金会仅赞助山区、老区的贫困学子就达13万多人次。黄仲咸先生曾说,他最大的财富便是八闽大地学子寄来的10万多封感谢信!

  黄仲咸先生——我心中这座永不熄灭的灯塔,也指引我开启了爱心助学的道路。2008年,我得知老家泉港一些在厦门创业的企业家组织起来,准备回乡开展“海西春雨”助学活动。我主动联系了活动的组织者,加入了助学队伍。一晃十多年过去了,泉港商会“海西春雨”助学活动从未间断,而我的助学之路也从未停歇。

  如今,我的收藏箱里存放着数十本捐赠荣誉证书,书柜上摆着十几个褒奖我捐资助老、捐资助学的牌匾。这些并非是我用来炫耀的资本,而是我追随灯塔前行的见证。未来,我仍会循着黄仲咸先生的光芒,在爱心公益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让这份温暖与善意,如同他这座永不熄灭的灯塔一般,持续传递,照亮更多需要帮助的角落。

  

  征文启事

  欢迎广大海内外读者踊跃投稿,共同书写黄仲咸先生感人至深的大爱故事,传递公益正能量,弘扬时代主旋律。

  

  ●征文时间:即日起至11月21日

  ●征文内容:凡与黄仲咸、教育、慈善相关联题材都可以投稿。欢迎海内外读者投稿,特别欢迎亲历者赐稿。以下写作角度供参考:

  1.我与黄仲咸的缘分;

  2.我与福建省黄仲咸教育基金会的故事;

  3.黄仲咸精神激励我成长;

  4.慈善助学改变我一生;

  5.慈善之光温暖城市;

  6.投身公益我快乐;

  7.海外华人的故乡情怀;

  8.榜样之光引领我;

  9.探秘慈善事业的长青之道;

  10.论黄仲咸慈善模式的创新价值;

  11.解密华侨捐资助学的初心;

  12.解读“奋斗、奉献、博爱”精神内涵

  ●征文要求:紧扣主题,题目可自拟,要求内容真实,言之有物、情感真挚、语言生动。以记叙文、议论文为主,篇幅800—1000字为宜。投稿作品须是署名作者自己所写、首发,严禁抄袭。

  ●投稿须知:

  1.投稿邮箱:csfk@xmrb.com,投稿作品请在邮件主题注明“黄仲咸征文”+作品名称+作者姓名;

  2.投稿者须写明个人信息:姓名、电话、地址等;主办方有权对作品进行修改及传播;作者享有署名权;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主办方拥有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

  ●奖项设置:

  设精品1篇,奖励1000元;美文4篇,各奖励600元;佳作6篇,各奖励400元;优秀作品10篇,各奖励200元。奖金均含税。获奖作者同时获颁获奖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