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行山下
这张老照片的背后,虽然标注着摄影时间“1983年秋”,但是在哪个公园拍的,我努力回忆,却始终没有头绪。
不过,拍摄这张照片时的一些细节,我至今仍记忆犹新。20世纪80年代初,我在北京郊区某部队干休所工作。记得1983年国庆节前后,正是秋高气爽的时节,我们干休所安排老同志们参观天安门附近的几个公园。那天由我带队,并约定下午五点在停车场集合返回干休所。那天下午五点,参观的老同志都到齐了,可一位叫赵韵荷的老大姐却没有出现。车上的老同志不时看表,虽然大家都没说什么,可我心里还是很着急。我对车上的老同志说:“赵大姐还没来,我们再等几分钟好吗?要是她还没来,大家就先返程,我们留一名工作人员在这儿等她,陪她坐公交车回去。”老同志们都赞同。
等待赵大姐的空隙,坐在最前面的高级工程师王学尧叫住我:“小黄,下车!你站到桥上,我给你拍张照。”停车场旁边有一座桥,这张照片就是这样来的。我们刚拍完照片,赵大姐也赶到了,见大家都在等她,赵大姐再三表示歉意。
四十多年过去,我一直想不起那次活动是在哪个公园。前不久,我将照片发到几个AI软件,希望通过AI帮忙查找照片中的桥究竟在哪座公园。遗憾的是,几个AI软件都没能给我确切答案。
我又问了几位在北京生活工作了大半辈子的老战友,大多数战友都说“想不起来”或“记不清了”。有一天,原来干休所的老同事李医生明确地告诉我:“这张照片是在北海公园东门的桥上拍的。”我赶紧到AI软件上验证——没错!照片里的桥正是北海公园东门内的陟山桥。借助AI,我了解到,陟山桥建于元代,初名“陟山门桥”;清乾隆五年(1740)改建为更美观且牢固的砖石结构三孔高拱券桥。
四十年光阴如沙粒从指缝间悄然流逝,端详这张泛黄的老照片,我多想故地重游,站在这座古老的桥上,回味记忆里的风景和那些熟悉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