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报记者 李舒
图/厦门国宇 提供
近日,厦门国宇健康管理中心有限公司(简称“国宇”)先后受邀出席中国质量(南京)大会与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健康管理学学术会议,全面展示其在健康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数智化赋能及两岸健检标准互通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国宇经验”。
亮相中国质量大会
分享“多体系融合模式”经验
近日,中国质量(南京)大会举行。国宇受邀参会,国宇总经理郭东宇做客大会直播间,展示国宇健康管理标准化体系及数字化建设成果。郭东宇表示,国宇通过“多体系融合”模式,将各类管理体系整合为一套适合自身的“组合拳”,确保体检全流程“有标准可依、有记录可查、有质量保证”。
今年,国宇通过了ISO56001创新管理体系认证,进一步验证了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开放协同方面的系统能力,为国宇体系化认证的管理版图再添高质量发展板块。作为一家始终以标准化管理为核心思维的企业,国宇持续深化体系化认证建设,逐步构建起覆盖多领域的认证体系。2012年,国宇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开启体系化进程的第一步;2018年,通过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认证,守护人员安全与合规运营;同年,国宇通过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通过权限控制、人脸识别、电话加密等技术手段保障客户隐私与内部数据安全;在实验室能力建设方面,2015年,国宇首次通过国家认可委员会ISO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成为国内第179家通过该认证的机构。强大的体系化保障系统,正以标准化驱动国宇高质量发展。
参加中华医学会会议
探讨“标准化与数智赋能”路径
9月20日,在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健康管理学学术会议的圆桌讨论环节,郭东宇围绕“标准化与数智赋能”主题,分享了国宇的探索经验。“检查要准、解读要明、管理得贴心。”郭东宇在圆桌论坛上表示:“国宇的做法是:用标准化建立信任,用数字化提升效率,用人性化守护关怀。”
作为健康管理机构,提供准确的数据是重中之重。郭东宇强调:“国宇实验室严格对标国际标准,每一份报告都可靠、有说服力。”除了企业内部的标准化管理,在推动两岸健检标准互通方面,国宇也始终走在前列。自2016年起,国宇连续五次通过台湾地区医策会“健康检查品质认证”,并多次选派骨干赴台学习“品管圈”等先进质量管理工具,推动两岸服务标准共通。此外,国宇还作为起草单位之一参与全国性团体标准《健康体检机构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的制定,将“台式医疗”的精细化服务经验转化为行业规范标准,助力两岸医疗融合走向深入。
在数智创新方面,国宇聚焦于“实用好用”,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比如自研的“人脸识别智能体检系统”,就像给体检流程加上“智慧眼”,自动识别、杜绝替检,安全高效;国宇自研的AI智能总检系统能快速分析健康数据,辅助医生生成更精准的AI总检报告,发现潜在风险。此外,国宇还通过“5G+可穿戴设备”实现实时健康监测,让科技真正赋能健康管理。国宇在智慧医疗领域持续探索,让国宇逐步积累起2项国家发明专利、14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技术家底,成为行业内少数拥有信息化自主研发能力的健康管理机构。
链接
青年学术成果获奖
健康学科建设再获认可
企业的持续创新离不开扎实的学科研究支撑。在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健康管理学学术会议上,福建省国宇健康管理研究院院长助理林跃军的论文《运用多频生物电阻抗法建立表观健康人群ASMI参考区间》被评为“高质量青年学术论文”,并受邀现场汇报,体现了国宇在健康管理学科建设方面的扎实积累、在健康管理前沿领域将临床问题转化为科研课题的强大能力。
多年以来,国宇加强内涵建设,以健康管理学科建设为主轴,构建了优、精、强的发展格局。截至目前,科研团队已在国际期刊累计发表17篇SCI科研论文,打造了一支拥有2名博士、12名硕士的核心医疗服务团队。这种将品质建设视为核心价值观和生存发展底线的坚持,为国宇积累了深厚的科研底蕴,从而不断产出高质量、可应用的学术成果,将科研创新真正转化为守护民众健康的实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