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民警苦口婆心 我们家的日子就全毁了”
日期:09-25
本报记者 房舒 通讯员 魏静 蔡雅蓉
“要是没有民警一次次苦口婆心的劝说,我们家这43万余元贷款,还有往后的日子就全毁了!”市民张某的妻子带着两面锦旗走进海沧派出所,向民警表达感谢。
近日,海沧警方快速响应、精准研判,成功劝阻一起冒充“国家扶贫创业”项目的电信网络诈骗,及时帮助群众避免损失43万余元。昨日,海沧警方对外公布了案情。
紧急预警
民警闪电出击
8月26日17时33分,海沧派出所接到反诈专班预警:辖区居民张某存在异常取现行为,金额巨大,极有可能正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必须马上找到人!晚一步,钱可能就转出去了!”接到预警的值班民警刘佳伟立即赶往张某家中。
刘佳伟刚找到张某时,其不愿多谈,只含糊说“是为了创业”。在刘佳伟的耐心引导下,他才慢慢道出经过:不久前,他去外省参加了一个所谓的“国家创业扶贫”培训,培训人员告诉他,只要按要求申请贷款,不仅能获得“扶贫低息支持”,完成“拉人头”任务后还能免还本息。心动之下,他在对方的一步步指导下,先后在多个网贷平台和银行申请贷款,总共贷到431500元。万幸的是,直到警方预警介入时,这笔现金还好好地锁在张某家的保险柜里,等着所谓的“后续操作”,并未落入骗子手中。
耐心攻坚
三小时释法戳破诈骗谎言
为了让张某彻底认清骗局,民警刘佳伟建议他到派出所,结合更多案例和证据详细了解情况。在海沧派出所,教导员刘学红和反诈队员拿出多起类似“扶贫创业”诈骗的案卷,一页页翻给张某看:“你看,这些受害人的经历和你一模一样,最后不仅没拿到‘扶持’,还欠了一屁股债。”可张某仍执迷不悟,甚至掏出手机里的“培训资料”来证实真实性。
眼看张某不相信,民警们没有放弃:当务之急,是先保住那笔现金,防止他再被诱导转账。派出所立即将情况上报分局反诈专班,同时联系上张某的妻子。在民警协助下,家中保险柜内的 43万余元现金被重新清点锁好,钥匙交由张某妻子保管,民警再三强调:“绝不能再让他动这笔钱!”
8月27日下午,分局反诈专班民警黄凯熙带着更详细的案例和法律条文,与派出所民警张勇建一起,再次来到张某所在的社区。这次,他们没有急着“说服”,而是先听张某说“项目细节”,再一一对应戳破漏洞:从项目真实性讲到贷款法律责任,从征信影响谈到家庭负担……三个小时有理有据的说服工作后,张某终于认清其掉入骗局的事实。
紧急止损
警银联动守护市民资金
“现在醒悟还不晚,钱还在,我们帮你想办法!”看到张某认清骗局,民警立刻帮他梳理还款流程。8月28日上午,在派出所辅警的陪同下,张某夫妇带着全部贷款资金来到银行,结清了一笔笔贷款。
8月29日,张某妻子特意给海沧公安分局局长写了感谢信。在信中,她写道:“你们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品格,让我深切感受到,有你们这些伟大的人民警察的保护是多么的幸福”。同时,她还定制了两面锦旗,一面给连日奔波的派出所民警,另一面请派出所民警转交给分局的反诈专班,衷心感谢海沧公安民警辅警为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
警方提醒:凡是以“国家项目”“低息扶贫”“创业支持”等名义要求贷款并支付中介费的,均为诈骗!请广大市民切勿轻信所谓“免息”“免还”承诺,不随意下载非正规网贷平台APP,更不要轻易向陌生账户转账汇款。如有疑问,请第一时间拨打110或全国反诈专线96110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