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在“新质生产力”成为城市发展核心动能的今天,新青年群体已成为驱动产业升级、焕新城市活力的重要力量。在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和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背景下,厦门这座“两高两化”城市如何构建多层次青年住房支持体系,以平衡青年安居需求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根植于厦门、成长于厦门的国企联发集团顺应厦门城市发展需求,将目光聚焦在新青年群体,积极探索“新青年+好房子”这个更为纵深垂直的赛道,打造出了房地产企业服务城市青年安居的全新样本。
文/本报记者 赛豫龙 谢康
图/联发集团 提供
在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的背景下,厦门积极“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作为厦门城市共建者和责任国企,联发集团以“为新青年造好房子”的独特赛道,走进了各大央媒的聚光灯下。
“这不亚于是联发的再一次创业。”近日,联发集团董事长王文怀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联发之所以选择新青年这个赛道,一方面是基于企业的市场定位和自身发展的考量;另一方面,作为一家责任国企,联发应该去关注并解决这部分人群的住房痛点问题。
聚焦城市发展脉搏
诠释责任国企的初心使命
作为东南沿海的重要中心城市,厦门凭借其年轻化的人口结构和开放包容的城市氛围,正积极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市,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为了吸引更多青年人才“留厦”,厦门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从住房保障、就业创业、教育医疗、文化氛围等多方面入手,努力将厦门打造成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沃土、安居乐业的家园。这其中,青年人才“留厦”住房保障体系备受关注,从求职免费“一张床”,到就业5折“一间屋”,再到安家4.5折“一套房”和园区配套打折普惠房……厦门在城市引人留才住房保障体系方面走在了全国重要城市的前列。
作为肩负厦门经济特区建设使命而生的企业,42年来,联发深入洞察城市和居民需求,不断开拓服务城市业态,持续擦亮“城市美好生活运营商”的亮眼名片。可以说,在厦门“城长”的每一段征程,联发从未缺席,用一个个潜心打磨的产品和服务,辐射出美好城市的同心圆,让联发力量成为助力城市向上、传递美好生活的“综合引擎”。
面向新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青年安居成长的要求,联发全面聚焦“新青年产品战略”,以“新青年品牌挚友”的身份定位,深度参与青年发展型城市的空间营造与生态共建,为城市留住青年人才、激发区域活力提供坚实的硬件支撑和运营服务。
“作为国企,要主动响应时代的呼声,实实在在去帮助社会解决一些痛点,这是国企应有的责任感。我们通过对新青年群体的需求洞察,确定了‘新青年产品战略’——为年轻人打造优总价、高品质、强运营和智慧化的产品,给年轻人提供第一套好房子。我们会在这条路上持续投入,不断迭代,助力新青年提前享受到理想生活。”王文怀表示,在与厦门经济特区同生共长的光辉岁月中,联发集团早已将“创造品质生活,服务城市发展”的初心使命,深深刻进与这座城市同行的轨迹里。
读懂城市读懂青年
做行业转型的先锋实践范本
事实上,联发新青年产品战略是社会责任与商业价值双向并重的结果。
在厦门全面推进“4+4+6”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背景下,联发集团深刻把握产业与人才的共生关系,率先提出“目标客群在哪里,联发就在哪里深耕”的战略思路。这一思路不仅体现在精准的土地获取策略上,更贯穿于产品打造、社区运营和品牌沟通的全过程,展现出联发作为城市共建者的前瞻视野。
“我们瞄准的不是地价高攀的大城市的核心区,而是产业集中地,还有可能是其他开发商眼里偏远的郊区,但是只要能够吸引年轻人,我们就认为这块地是我们想要的。”王文怀坦言。
随着“提升本岛 跨岛发展”战略不断推进,厦门集美区展现出愈发强劲的城市能级与人才吸附力,118万人口里年轻人占比高达46%。瞄定这一“活力之城”,联发落子产城人融合的重要承载区——集美西亭,历经两年精心打磨,打造了紧邻软件园三期的新青年理想社区联发·嘉悦里,并已形成成片区开发的态势。项目从客研阶段就深入洞察产业青年需求,创新推出集美区首个社区食堂等配套,切实解决青年生活痛点。在今年1-8月厦门商品房销售套数排行榜中,嘉悦里荣膺全市第一,不仅体现出产品强大的市场号召力,更成为联发新青年战略落地成功的生动注脚。
在此基础上,联发进一步在思明东部产业核心区推出环岛新澍项目,创新探索“土地整理+片区规划+全周期运营”的一二级联动开发模式。项目不仅为岛内东部精英青年提供高品质住房,更通过整体生活场景的营造,实现从“建好房子”到“造好生活”的升级,彰显了联发参与城市片区综合开发的运营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联发的战略布局已超越物理空间范畴,延伸至与青年群体的情感共鸣。近日,联发发起的“轻享生活季”主题展览在厦门SM城市广场天桥精彩呈现,联发主动走近青年生活现场,以轻松、治愈、共创的方式,不仅强化了“为新青年造好房子”品牌战略的情感联结,更以实际行动印证其从“造房子”到“经营生活”的转型决心,进一步塑造了一个懂青年、陪伴青年、与青年共同成长的品牌形象。
厦门是联发的大本营,也是新青年产品战略的孵化地,更是新青年产品系落地实践的先锋。王文怀表示,“联发是厦门的国企,为厦门的年轻人打造新青年好房子,让厦门能够引进更多优秀有为的新青年,这是联发坚定的使命。”凭借对产城融合与青年需求的深刻理解,联发不仅为厦门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提供坚实支撑,也为行业转型提供了“与青年同频、与城市共生”的实践范本。
深度践行民生工程
让新青年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为扎根厦门的国企,联发集团深刻认识到,让新青年住上好房子,不仅是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更是助力城市人才战略、增强青年群体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的重要路径。
联发始终认为,好房子首先应是“买得起的房子”。为此,联发将“优总价”置于产品营造法则的首位,明确“不追求暴利,只获取合理利润”,在一二线核心城市产业集聚区创新推出60-80㎡主力户型,切实降低青年置业门槛。王文怀告诉记者,“新青年不该只是大城市的‘租客’或‘老破小’的接盘者,他们理应成为好房子的主人。”
好房子未必等于大房子。联发通过深入六万余组客户调研,提出“小户型大社区、小空间大收纳”等创新理念,以“居住进化主义”为核心,推动小户型实现功能跃升。例如,开创“1.5卫”“1.9卫”设计,实现干湿分离与“洞穴时间”兼容;采用成长型户型与双可变空间,使住宅能够伴随青年人生阶段灵活演变,真正实现“小房子、大生活”。
而在“好房子”背后,联发积极构建供应链协同平台,通过客户需求洞察反向推动家电、家居等B端产品研发,打通从住房到生活的全链条服务,实现从“造房子”向“配好家”的跨越。同时,联发以产品经理思维重塑开发逻辑,不仅聚焦物理空间打造,更注重社区长效运营和功能延展,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形成与传统开发商截然不同的产品能力。
从价格可承受、功能可生长,到服务可延续、社区可共鸣,联发正在以系统化的民生思维,为新青年构建一个融合城市发展、生活方式与个体成长的综合生态。“联发的商业模式是‘回到客户的需求中去’,让青年以更有性价比的方式获得理想住房。”王文怀说。这不仅是对“什么是好房子”的实践回应,更是国企在新时代背景下,以住房为载体,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提升青年生活品质的生动诠释。
声音
王文怀:
联发要做一个 会“迭代”的智能体
在坚定推进新青年战略、持续推动企业从“开发商”向“陪伴者”转型的过程中,联发愈发明确自己不仅要打造好房子,更要成为与用户共同成长的“生活伙伴”。面对未来,王文怀对联发提出两个期待,“首先联发要成为一个智能体。智能体最大的特点,是能够自我进化和自我迭代。联发要成为智慧的、智能的、自我迭代的一个新联发,它才能去构建智慧住宅,才能跟生活在智慧时代的年轻人打成一片。”第二个期待,是成为客户全生命周期服务的价值共建者。“作为一家房地产企业,我们交付的不仅是一套住房,更是一份对用户未来生活的长期承诺。联发希望超越传统的开发角色,成为客户在全生命周期中值得信赖的同行者与运营服务者。”
带着这些美好愿景,联发敢想敢闯敢拼,不仅首次提出向新青年产品战略转型聚焦,更率先将新青年和好房子结合起来,着力打造新青年好房子产品标准体系。
“目前打造的是联发新青年好房子2.0,未来还会有3.0、4.0版本。”王文怀表示,“联发将不忘初心,做一家有自我迭代能力,能持久陪伴客户的房地产公司。”
记者手记
让更多青年
住得上、住得起、住得好
联发的新青年战略,远不止于一次产品革新,它更是一场关乎国企角色与城市发展的深度探索。正如联发所洞察的,“青年有希望,城市才有未来”。在厦门积极推进“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的背景下,联发以“为新青年造好房子”为切入点,主动融入城市发展脉络,实现企业与城市的同频共振。
我们看到,联发不仅聚焦“住有所居”,更努力实现“居有所安、居有所乐”,从智慧社区到轻量社交,从可变空间到全周期服务,每一步都呼应了新青年对品质生活的期待,也体现了国企在转型之路上的敏锐与担当。
这份担当,体现为一种双轮驱动的坚定选择:一端紧扣产业与人才,以“好房子”服务城市发展大局;另一端立足民生与居住本质,让房子回归温暖本义。这不仅是联发对新时代企业转型路径的深刻诠释,更展现了一家责任国企参与城市建设的格局与温度。
这条路坚定地指向未来。它不是简单造房子,而是与青年共同成长、与城市共赢共生的长远承诺。正如王文怀所说,“联发愿以国企的担当,兑现‘好房子’的未来承诺,让更多青年住得上、住得起、住得好。这不仅是一份企业责任,更是我们对时代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