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厦门日报

强降雨后 鱼儿为何翻白肚?

日期:09-23
字号:
版面:第A09版:服务/都市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记者 薛尧)昨日,有市民拨打本报热线968820反映,在筼筜湖附近散步时发现湖内出现大量死鱼。记者对此展开调查。

  “21日晚我在筼筜湖边散步,走到白鹭女神雕塑附近时,发现湖里有大量死鱼。”陈先生告诉记者,当时这些鱼几乎都是翻着白肚皮漂浮在湖面上,粗略计算有上百只。“鱼怎么突然死了那么多,有关部门有什么措施吗?”陈先生说。

  22日下午,记者联系上筼筜湖保护中心,相关工作人员钟先生告诉记者,受19日、20日强降水影响,环湖排口开闸泄洪,湖区水体盐度、溶解氧骤降,因此出现水体中部分耐受性差的鱼类死亡现象。随着天气转晴、气温升高,死鱼于21日陆续上浮,多集中于金雁酒店、西堤沿岸、白鹭女神雕塑、白鹭洲南彩虹桥等处。

  他进一步解释了死鱼现象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水体溶解氧骤降。降雨泄洪时,雨污水会覆盖在海水表层,形成“分层”现象,阻碍海水上下对流。表层水体氧气无法传递到底层,导致鱼类(尤其是底层鱼)生存的水域氧气得不到补充,耐受性低的鱼类就会出现缺氧死亡。根据20日水质监测数据显示:筼筜湖各水域平均溶解氧约为2.32mg/L,远低于常值(5-6mg/L以上),而多数鱼类适宜生存的水体溶解氧含量在3mg/L以上。

  再来是由于水体盐度剧烈变化。大量降雨及泄洪排出的洪水会稀释湖水,导致盐度快速下降。19日起,筼筜湖各水域盐度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海鱼长期适应了稳定的高盐环境,盐度骤降会破坏其体内渗透压平衡,影响生理机能。根据20日水质监测数据显示:筼筜湖各水域平均盐度约为12ppt,较常值(30ppt)下降约60%。

  据钟先生介绍,接下来,该中心将采取措施加大水体交换,同时加强水面保洁,加派人员和船只、延长作业时间,全力打捞漂浮死鱼。截至22日上午,大部分死鱼已清理完毕,不过考虑到死鱼会陆续上浮,清理工作将持续数日。随着纳排水力度加大,筼筜湖水体盐度及溶解氧正逐步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