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图 本报记者 柯笛
新一期202个营商环境监督联系点(简称“联系点”)已于今年8月正式启用。一个多月来,市纪委监委依托这一机制延伸监督触角,在岛内外商圈、文创园区、产业园区等处,通过“茶桌仔”活动收集企业“急难愁盼”问题。
从审批时限不明导致办事梗阻,到污水倒灌入店难题;从园区路牌设置欠缺不便企业经营,到对相关惠企政策落地的疑问……20多个营商难点痛点问题进入市纪委监委的视角,正逐条研判和处置,构建了互动征集问题、合力推动破解的监督闭环。
商户坐进“联系点”
细数经营难题
“大家有啥困难尽管说。”在鼓浪屿的“茶桌仔”活动上,厦门鲎港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忙着招呼应邀而来的商户。作为新一期的“联系点”企业,他发挥联系面广的优势,邀请了6名经营旅馆、餐饮的商户前来参与。品茗互动,轻松的氛围打消了大家顾虑,一家民宿经营者感慨道:“这种到一线来听心声的方式很温馨,方便我们把问题说出来。”
商户们你一言我一语,细数经营难题:“证照审核部门的工作人员说法前后不一,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有些公房长期闲置,招租时限定太多,结果流标两次,太可惜了。”……挂钩联系的驻市文旅局纪检监察组工作人员一边认真记录,一边回应:“这些问题我们都会梳理汇总,咱们一步步来推动。”
在龙山文创园的“茶桌仔”活动中,企业诉求同样具体而迫切。一家设计公司的负责人反映:“明明经营行情不佳,可园区通过的第三方评估,店铺租金反倒涨了。现在园区招商难,还有一些企业流失了,希望能有新的扶持政策留住企业。”另一家艺术品公司负责人接过话头:“在园区停车场停个两三分钟,就要收5元停车费,不管是送货还是接待客户,增加了我们的经营成本,能不能实行短时间免费的做法呢?”其他商户也打开了话匣子:“餐厅旁的通道,一到雨季污水就会外溢,影响我们正常运营。虽然园区有安排人员清理,但管网老旧了,还是没有从根本解决问题”“我们对空地进行优化改造,可园区一直不给予正面回复”……
“茶桌仔”上收集的问题,涵盖管理服务、政策落实等多个领域,都是企业发展中最直接的痛点。
构建全链条监督体系
推动问题精准解决
收集问题只是起点,解决问题才是关键。在依托“联系点”开展“茶桌仔”活动的背后,“收集-研判-处置-回访”的全链条监督体系正在有序运转。
如,有“联系点”反映,我市自建房与小散工程及零星作业安全纳管(一种综合安全管理措施)存在镇街标准不统一问题,有的街道允许施工外架使用竹架,成本较低,有的街道却要求施工方使用钢管架,企业因此增加了成本。驻市住建局纪检监察组联动市住建局核查,原来,依据省、市相关规定,三层以上自建房严禁使用竹脚手架和木支撑,三层及以下可分步淘汰、推行钢支撑,因此镇街监管存在差异,是符合政策弹性要求的。这一结论被快速反馈至“联系点”,既解决了企业的困惑,也推动基层进一步规范政策解读口径。
“我们要的不只是‘问题收上来’,更要‘难题解开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茶桌仔”收集的信息,分类纳入转办、督办、直查快办等流程,解决具体问题的同时推动建章立制。比如针对企业反映的审批流程不透明,推动相关部门优化办事指南;针对执法不规范问题,督促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要求,让企业在公平环境中安心经营。
接下来,市纪委监委将继续发挥“联系点”辐射作用,把“茶桌仔”摆进工业园区、高校、商协会等,让“联系点”成为监督前哨,让“茶桌仔”成为企情直通车,用实实在在的成效,让企业感受到监督的温度和力度。
【回音壁】
政策服务精准化 企业吃下“定心丸”
近日,“联系点”企业反映在项目申报中遇到时限方面的难题,市纪委监委快速响应,不仅为企业解开困惑,更推动了政策服务的精准化,让企业在发展中吃下“定心丸”。
材料提交赶不上截止日期
企业申报犯了难
在一场“联系点”的座谈交流中,一家企业负责人道出困扰:公司在申报市工信局“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重点支持的优质中小企业”项目时,发现难以在截止时间前提交相应材料。
该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的子公司,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规定,上市公司应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4个月内(即每年4月30日前)披露上一年度的年度报告。“母公司几乎每年都在4月底前才会披露年度财务数据,子公司的财务数据及审计报告最快也要到4月底或5月初才能提交,这导致我们难以在3月31日申报截止日前完成材料准备,直接影响了项目申报。”该负责人反映道。
政策解读送上门
争取到关键时间
接到企业诉求后,市纪委监委迅速研判,第一时间将问题转交市工信局,并组织市党风政风监督员跟进。
经了解,“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项目于3月31日截止申报,是为了预留系统初审、专家评审等工作周期,以便衔接工信部年度“小巨人”项目4月25日的申报时间;无法按时提供审计报告的企业,可在4月24日专家评审前补交,若仍有困难,还可参与下半年第二批申报。此外,“重点支持的优质中小企业” 遴选为常态化申报,并无截止时间的要求,企业可随时提交材料。
回访人员将这一情况反馈给企业相关负责人,她惊喜不已:“审计报告可以延期至4月24日前补交,这为我们争取了关键时间。”该负责人表示,此前在相关政策解答群里咨询过,相关部门也给出回复,但针对性没有这么强,“非常感谢,现在困惑消除了,之后还有相关项目申报时,我们可以再争取一下。”
诉求马上有回音 企业经营更安心
近日,一家校服生产企业通过“联系点”反映了在市场经营中遇到的困境:企业通过严格招投标程序入选校服供应商,不仅从布料到成衣“双送检”,入围后还要通过家长及相关人员民主评选,中标后也积极兑现承诺、履行相关义务,在人力、物力方面投入较大。然而,未中标的企业常以低价在学校周边店铺、网店等渠道销售校服。他们担忧,非中标产品的质量难以保障,长此以往将扰乱市场秩序,亟待相关部门强化对诚信经营企业的激励保护机制,规范市场行为。
根据“联系点”机制,驻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组迅速对该问题进一步核实了解。事实上,在校服管理专项整治过程中,市教育局和市市场监管局已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学校公开中标企业信息,加强宣传引导;加大对非中标门店的检查力度,督促其售卖符合国家标准的校服产品;根据抽检情况,依法处置不合格产品,并及时向学校通报抽检情况,避免家长误购。针对核查情况,驻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组也表示,接下来将推动相关部门继续强化抽检,督促校服供应商诚信经营,有效维护市场秩序。
“目前已抽检60批次,处置了5批次不合格产品……”回访人员向该企业负责人反馈了专项整治情况,其对处理结果表示满意:“感受到了市纪委监委和职能部门维护营商环境的效率,经营信心更足了!”
互动
反映问题有两个渠道
如果您发现有关部门在惠企政策、行政审批、监管执法、涉企服务中存在不足之处,如助企政策不落实、手续太烦琐、口径不明晰、作风问题等,或发现涉及民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可通过“厦门党风政风监督台”微信公众号或拨打互动电话2892367,与市党风政风监督员、相关媒体进行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