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厦门日报

刻骨铭心的抗战厦门记忆

日期:09-18
字号:
版面:第A06版:视点       上一篇    下一篇

  

  

  文/本报记者 邬秀君

  图/李世伟 提供

  “拿起手中画笔,投身到抗日洪流中去。”厦门文史研究者李世伟说,这是厦门第一所美术专科学校的师生们在抗战时期的生动写照。

  厦门美术专科学校创办于1923年,后改为专门学校(简称“厦门美专”),是中国最早创办的美术学校之一。近日,厦门文史研究者李世伟在整理这所学校校史时,挖掘出了该校一段鲜为人知的抗日史料。

  1931年9月18日,日军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今天(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94周年。李世伟在翻阅史料中发现,“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不久,厦门美专迅速成立“抗敌救国会”——学校师生用手中的画笔以及才智,在当年的抗日洪流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其中的不少资料,还属首次披露。

  

  以笔为枪

  校长成立“抗敌救国会” “插图”揭穿日寇嘴脸

  

  李世伟介绍,厦门美专的首任校长黄燧弼,早年在海外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同时,还是中山公园醒狮球的设计者。学校创办伊始就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品德和爱国主义教育,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厦门美专在黄燧弼带领下,成立“抗敌救国会”。但一个现实的问题是:美术特长生该如何开展抗日宣传?他们的答案是,以手中的画笔为枪。

  李世伟介绍,当年民众不识字者众多,看不懂字,就需要用形象生动的宣传画以及抗日画报,激发民众的抗日斗志。在学校1931年印刷出版的《厦门美术学校特刊》以及1933年的《厦门美术专门学校十周年纪念刊》中,记载了厦门美专师生以“插图”作品开展宣传抗日的活动。

  李世伟说,师生们创作的画作十分有针对性,揭露日寇在中国烧杀抢掠的罪行以及侵略东北的真正目的,“这些插画简明易懂”。但师生们的画作,也引起在厦日本人的注意,他们千方百计收集美专师生创作的画作,阻挡宣传画流向社会。时至今日,日本外务省档案馆依然收藏有当年厦门美专师生创作的漫画、宣传标语——厦门已故文史专家洪卜仁曾在赴日本交流时,复印了部分厦门美专创作的这些漫画带回厦门。

  学生成立抗日宣传队  写剧本编画册演讲募捐

  厦门美专学生还成立抗日宣传队,通过编写抗日题材剧本,把宣传画编印成册到社会上进行分发,以及开展露天演讲、募捐活动等进行宣传。

  记者注意到,学生们还在《厦门美术学校特刊》上发表各类抗日题材的文章,唤起师生们的抗日激情。“师生们创作的诗歌、小说、杂谈、评论等文章如潮水般涌来。”李世伟形容道。记者在这本特刊上看到,一位署名“乔我”的学生在题为《何难使日西沉》的文章中写道:“我们有四万万五千的同胞,竟不能和东瀛倭奴相拮抗,这是何等痛心羞辱的事。我们何不起来,努力奋争,战死沙场,为民族争生存,即使牺牲了生命,也算是无上光荣。”

  

  投笔从戎

  有人成为八路军高级将领  有人为新四军设计臂章

  

  “当年,不少学生主动中止学业,加入革命行列。”李世伟向记者介绍了几位投笔从戎的厦门美专学子的事迹。

  一位名叫苏精诚的厦门美专学子,跟随部队南征北战,从普通士兵成长为八路军第129师386旅政治部主任兼太岳军区政治部主任。“遗憾的是,1941年,苏精诚在山西与日寇战斗中牺牲,年仅26岁。”李世伟说,苏精诚是八路军在抗战中牺牲的12位著名高级将领之一。2014年,这位厦门美专的优秀学子入选全国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爱国将领林祖密之子林正亨,抗战爆发后,放弃在美专的学业,报考南京军校,随后加入远征军赴缅与日军作战。”李世伟介绍,还有一位台籍学生庄索,在厦门美专完成学业后,投入各种抗日宣传活动。“1941年,庄索临危受命,为新组建的新四军设计臂章,他所设计的这款臂章,是最广为人知的臂章。”李世伟说。

  教师离厦远赴东南亚  用各种方式坚持抗日

  在《近代厦门教育档案资料》以及上述两本特刊中,记者还注意到,厦门美专拥有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有大师、名师如杨庚堂、周碧初、林俊德等,大多有留学美国、日本、法国、菲律宾等国的背景。“他们中有些人与日本同行交往密切,甚至是同窗好友,但日寇侵占中国,他们表现出高尚的民族气节。”李世伟说,日军占领厦门前后,这些教师不愿被日本人所利用,相继离开厦门远赴东南亚,也导致了厦门美专这所厦门美术教育的重镇,最终仅存15个春秋。

  尽管远赴东南亚,厦门美专的这些教师依然用各种方式进行抗日。李世伟说,学校创始人之一的林学大到新加坡之后,担任南洋美专首任校长,他投入抗战工作,除自己创作抗日画作外,还四处征集抗敌宣传画,号召民众团结抗日;曾在美专担任过国文教师的陈丹初以笔抗战,留下了许多荡气回肠的爱国诗篇,他被日本人盯上,最后在菲律宾被捕并杀害;西洋画教师郭应麟一度到南洋美专教学,不久转赴印尼,在印尼期间,他曾与友人帮助陈嘉庚摆脱日本人追捕。

  

  英勇的厦门美专人

  ●黄燧弼

  厦门美专首任校长,中山公园醒狮球的设计者,“九一八”事变后,带领厦门美专成立“抗敌救国会”

  

  ●苏精诚

  厦门美专学子,八路军在抗战中牺牲的12位著名高级将领之一,在与日寇战斗中牺牲,年仅26岁

  

  ●庄索

  厦门美专的台籍学生,1941年临危受命,为新组建的新四军设计臂章,他与同事一起设计的臂章,成为新四军使用时间最长的臂章

  

  设计新四军臂章

  在新四军历史上,出现过多种款式的臂章,其中使用时间最长的臂章,是由毕业于厦门美专的台湾艺术家庄索等人设计的。

  1941年1月,蒋介石取消新四军番号,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重建新四军。鲁艺的美术系老师接受了为新组建的新四军设计统一标志的任务。庄索与同事许幸之等人,以原有臂章为蓝本,设计了一种外方内圆、蓝白相间的椭圆形图案,中间是“N4A”,“N”即英文“NEW”(新)的第一个字母,“A”即英文“ARMY”(军队)的第一个字母。图样由庄索画出初稿,其线条简洁流畅,白底蓝字,醒目有力。蓝色表示蓝天,白色象征光明,寓意中华民族前途无量,抗战必将取得最后胜利。另一个版本,庄索还在图案上方的左右两边各加了一颗五角星,中间标明“1941”,以纪念“皖南事变”中的死难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