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报记者 赵张昀
图/本报记者 林铭鸿
在厦门市图书馆一楼,一场“小人书”展览同时吸引了老中青三代的目光——近期举办的“方寸丹青·华彩千年”中国古典题材连环画与年画艺术展上,除了小开本连环画,还有年画海报、封面原稿、画作原稿等数百件不同类型、不同年代的连环画藏品,唤起市民的好奇和回忆。这些珍贵藏品背后有哪些厦门故事,本报记者今日为您讲述。
《郑成功收复台湾》
一部经典作品
凝聚厦门两代美术大师接力创作的心血
在那个影视作品不够发达的年代,由福建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厦门知名画家吴景希创作绘制的《郑成功收复台湾》连环画,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民族英雄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宝岛台湾的全过程。“怕洋船洋炮,就得当亡国奴!”慷慨激昂的话语,配上郑成功舞剑练兵、横渡海峡的画面,让这本连环画在1982年荣获全国第二届连环画评奖绘画创作二等奖。
在连环画等众多文艺作品的影响下,郑成功成了厦门乃至全国许多孩子心中的大英雄,埋下了爱国主义的种子。不过,鲜为人知的是,这部作品其实经历了厦门两代美术大师的“接力”创作,最终享誉全国。
在展览现场,记者看到了诞生于1960年前后的“初代”《郑成功收复台湾》——这是一组工笔重彩系列年画,由原厦门鹭潮私立美术学校(今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创始人杨夏林、孔继昭夫妇及美术大师张晓寒共同绘制完成。后来,同样毕业于该校(时称“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的画家吴景希,在连环画版《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创作中,延续三位前辈的艺术风格,并加以发扬进步,最终成就了这部1979年出版的经典名作。
展览橱窗中,为什么有一大一小两个规格的《郑成功收复台湾》连环画?主要策展人、连环画资深收藏者黄白洁揭秘:较大开本曾搭载着历史使命从福建“飞”到台湾。
《通俗前后汉演义》
一套封面原稿
呈现“福建代表作”背后厦门编辑的精工细作
如果将视野扩大至全国,哪部连环画作品可以成为“福建代表作”呢?黄白洁指了指展览中的一套《通俗前后汉演义》,“在大部分‘连友’心目中,它可以称得上是福建连环画的扛鼎之作”。相关资料显示,这部福建人民出版社的31册系列大作,曾在1986年的全国第三届连环画评奖中斩获文学脚本三等奖。
记者注意到,相比于其他作品,《通俗前后汉演义》系列连环画的封面,如宽银幕电影一般恢宏大气:精美的彩绘图画配上魏碑体书法大字,风格鲜明、引人注目。而如此出彩的效果呈现,离不开这套书的责任编辑、来自厦门的马力(本名郑梦玄)的辛勤付出。
透过现场一并展出的《通俗前后汉演义》封面原稿,似乎可以还原马力当年一丝不苟、反复推敲细节的编稿过程——这些封面原稿上,马力都留下了底纹色标参照物、“书题字翻阴”等详细的印刷提示。而马力的女儿也曾向黄白洁回顾了父亲的编稿过程:马力不仅多方联系画家和书法家、认真审读修改脚本、确定封面及内页细节,还亲自参与了内容创作、查阅史料并精心绘制战役地图……这些细节,都在展览中得到披露,见证了厦门编书人的兢兢业业。
“这套封面原稿,也得来不易。”作为收藏者,黄白洁回顾了他的“淘宝”过程。十多年前,他无意在论坛上发现了这套封面原稿的出售信息,儿时的回忆一下涌上心头。花了不少钱买下原稿后,他从厦门驾车到福州交易,一路还历经了修路、大雨等波折,最终把“宝贝”接回家中。“几年后,有人出5倍价钱要买,但我拒绝了。咱们本地的珍品,还是要放在‘自己人’手里才放心。”黄白洁说。
链接
“小人书”里藏着哪些回忆?
记者了解到,本次中国古典题材连环画与年画艺术展,由厦门市古陆路与水路文化研究院、厦门连环画海报沙龙团队总策划,6名连环画收藏爱好者参与策展。许多市民在欣赏藏品后,眉飞色舞地说起了他们对连环画的记忆和理解。
看着版本、故事齐全的《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等系列古典作品,“70后”市民小卢回忆起了往昔时光:上课时在课桌里偷藏小人书,下课时和书友讨论不同英雄人物的“战力值”,“真是一段有色彩、有情怀的少年岁月。”他还提到,看到厦门同安籍民族英雄陈化成的连环画故事,被全国多地出版社发行印刷、广为传播,他心中颇为自豪和感慨。
本次展出的陈三五娘故事连环画,讲述的是许多老一辈市民心中的“闽南梁祝”爱情故事。已年过半百的市民林先生,回忆起了曾经听着收音机里陈三五娘的戏曲、睡在露台上乘凉的时光,他说:“希望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故事,能够走出传统艺术形式,破界出圈,继续发挥它们的文化影响力。”
在展览现场,展出的连环画不只小开本“小人书”一种,还有年画连环画、海报连环画等,这些都承载着许多市民的“儿时记忆”。“60后”张女士便站在海报前回忆起了她的青葱岁月:1985年前后,她和三两好友常常来到电影院,欣赏、比较各电影的海报,绘声绘色地讨论着胶片电影里的情节。此外,每到春节或亲友新婚,常常可以看到不一样的年画。
厦门市古陆路与水路文化研究院院长卓晓玲介绍,当年看似是娱乐消遣的“小人书”,实则经过严格内容筛选、精心设计出版,是影响一代读者的文化读物。“在津津有味的阅读中,读者们接受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与编书人、艺术家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碰撞交流,受益终身。希望更多市民能通过展览,从过去的连环画作品中,感受真善美,汲取、传承民俗文化中的养分。”卓晓玲说。
小贴士
时间:
9月12日-9月26日
地点:
厦门市图书馆
文化艺术中心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