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厦门日报

难忘军训打靶

日期:09-15
字号:
版面:第A11版:城市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进入九月,各高校陆续迎来新生报到,军训也随之展开。我不禁想起1987年入学厦门大学后,那一个月的军营军训生活。其中,真枪实弹的射击训练与考核尤其令人难忘——那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触摸真枪与实弹,激动之情,至今犹在心头。

  军训临近尾声时,我们迎来了一场最让人心里没底的考核。10月2日上午,我们一连开始100米胸靶实弹射击考核。按原计划,考核前本应有五次半天的瞄准训练,但因天气等原因,其中两次被取消。

  实际训练只有三次,内容主要是简易射击原理、动作要领和瞄准练习。直到考核前,我们谁都没见过真正的子弹。一上来就打实弹?大家心里都直打鼓,生怕不及格。

  全连近百人分组考核,五人一组。轮到我时,心里完全没底,索性做了最坏的打算,反而放松了些。

  没想到,真打起来并不觉得太难。第一发很顺,后坐力比想象中小,枪杆也没怎么跳。第二发时心跳开始加快。到第五发,视线有些模糊,我本想停一下,却莫名没有犹豫,稍一瞄准就扣动了扳机。

  结果出乎意料:我拿到了“良好”。考核标准是五发单发射击,30环及格,40环良好,45环优秀。我五发分别打出了10、9、9、7、5环,总环40。

  第一轮结束,连队通报成绩:优秀者不多,良好的约二十人,不及格的却有三四十人,甚至有人一发未中。我们六班十来个学员,只有三人及格——我40环,郑云川45环优秀,李辉煌33环。

  不及格者参加第二轮补考,每人再射五发。这一轮大家发挥得都不错,不少人也打出了“良好”。

  看着补考同学手握五发子弹,我们这些通过的人羡慕不已,纷纷请求连长让我们也再打一次。大家都明白,这恐怕是人生最后一次在部队里摸到真枪实弹。但连长坚决不允,说子弹每一发都有登记、有纪律。在他一再催促下,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靶场。

  三十七年倏忽而过。每当回想起这次考核,我总会深深怀念当时的教官、带队老师,和1987级会计班的同学们。多想有机会再回到当时的部队——那个一营一连驻扎的营房与训练场,看看今天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