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厦门日报

我市十支志愿服务队崭新亮相

日期:09-13
字号:
版面:第A03版:都市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文/本报记者 许晓婷 通讯员 杨俊涛 陈智勇

  图/本报记者 林铭鸿

  九月的筼筜湖畔,白鹭翩跹,柔波轻漾……城在海上,海在城中。这一湾澄澈碧水,宛如厦门怀中温润流转的绿宝石,映照着这座城市的生态高颜值。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及生态环境部《“美丽中国 志愿有我”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实施方案(2025-2027)》,深化拓展生态文明建设“厦门实践”,9月11日下午至12日上午,“美丽河湖·同心守护”2025年美丽河湖志愿服务活动在如画的筼筜湖畔举行,“生态探秘”“碧波捞星”“绿翼先锋”等10支志愿服务队伍崭新亮相。

  此次活动由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福建省生态环境厅指导,市生态环境局主办,思明生态环境局、市环境宣传教育中心、市筼筜湖保护中心等单位承办。

  作为生态环境部“美丽河湖·同心守护”系列志愿行动的首站,旨在通过政策宣讲、志愿服务实践等多元方式,以“知湖,爱湖,守湖,护湖”为纽带,广泛凝聚各界力量,引导公众共同守护河湖生态,携手绘就“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生态新画卷。

  

  志愿服务队集结

  守护筼筜湖碧水清波

  晨风拂过筼筜湖湖面,10支志愿服务队伍整装集结。昨日上午,白鹭洲女神广场上,百余名志愿者齐聚于此,吹响志愿服务集结号。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太湖流域东海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及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出席仪式,并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筼筜湖治理成效和厦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实践探索,强调了公众参与在美丽河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守护筼筜湖的碧水清波。

  “今天,我想带大家走进一幅‘会呼吸的画卷’——筼筜湖的故事。不过,它不是用颜料画的,而是几代厦门人用汗水与热爱,一笔一画写成的‘生态长诗’……”仪式上,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王洛伊带来宣讲《筼筜湖的诗意蝶变》,传递出新一代的环保决心。随后,在志愿者代表带领下,全体志愿者庄严宣誓,厦门市园南小学合唱队献唱《梦的地图》,在嘹亮的歌声中,志愿服务队伍授旗仪式举行——“生态探秘”“碧波捞星”“绿翼先锋”“护鸟祥飞”……志愿队伍接过旗帜,担负起守护美丽河湖的生态使命。

  启动仪式后,志愿者迅速投入志愿服务中——公园里,“生态探秘”队为市民递上漫画手册,将环保法规转化为生动普法宣传;湖面上,“碧波捞星”队乘清洁船打捞漂浮物;岸线旁,“亲子承光”队大手拉小手守护碧波、“美湖影绘”队的学生们用画笔记录湖光水色……

  志愿者高涨的服务热情,让筼筜湖市民湖长陈亚进感慨不已:“我亲眼见证筼筜湖从浊到清的变化,现在能带着更多志愿服务力量参与其中,我很自豪,也深感责任重大。”

  这场充满力量的生态守护之旅背后,是精心的筹划和动员。9月11日下午,一场干货满满的专题政策宣贯与志愿者培训在金雁酒店率先启动。专家们围绕《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核心内涵、指标体系等方面进行系统授课,为10支志愿服务队伍共100余名志愿者提供专业理论指导,进一步提升了志愿者的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

  “本次活动激发了市民参与生态保护的主人翁意识,提升了美丽河湖志愿服务品牌影响力,充分彰显厦门在河湖治理与公众参与方面的积极探索与成效。”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活动为后续志愿服务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筼筜湖保护向精细化、常态化、全民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助力厦门打造美丽中国样板城市。

  

  共建共享

  推动美丽河湖保护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筼筜湖治理20字方针,形成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科学系统治理经验,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筼筜湖

  ——“城市绿肺”焕新生

  碧波荡漾、白鹭翩跹,如今的筼筜湖,已成为厦门高颜值的“城市会客厅”。通过依法治湖、科学施策与多方共治等系统治理,湖区实现了从“鱼虾绝迹”到“水清岸绿”的生态蝶变。

  2020年,筼筜湖治理模式被列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2021年,其生态修复案例入选联合国COP15生态文明论坛;2023年荣获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并入选《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2024年,筼筜湖美丽河湖建设经验获生态环境部推广,并纳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案例库。今年,作为中国城市生态治理的唯一代表独立展出于大阪世博会,向世界展示生态文明建设的“厦门样本”。

  汀溪流域

  ——国控断面清流长

  清泉石上流,群山抱碧水。漫步汀溪,沿岸草木葱茏,鸟影翩跹,俨然一幅水墨诗意长廊……

  汀溪流域综合治理从高位谋划、截污控源、生态修复和机制创新多维度发力,成功探索出可持续的治理新模式。作为厦门国控断面,汀溪隘头潭水质自2018年以来持续提升,多次跻身全国水质指数排名前30名“红榜”。2024年氨氮和总磷年均浓度较2018年分别下降61.99%与28.11%,2025年1月-8月水质达到Ⅱ类。2024年,西溪获评福建省首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成为又一清流蜿蜒的生态廊道。

  九溪流域

  ——水清景美润乡间

  每逢春日,九溪两岸桃花盛开,游客泛舟水上,沿溪步廊一步一景,宛若一条生态丝带,曼妙灵动。

  以提升生态韧性为核心,通过高位推进、三环联动与智慧监管,九溪流域治理实施强基固本、生态修复等措施,标本兼治,走出了一条“水清、景美、人和”的蝶变之路。溪边后省控断面水质由V类提升至Ⅲ类,水环境承载力指数五年间从40%跃升至98%。流域内最美水鸟紫水鸡数量增幅367%,建成生态水系42.3公里、湿地72亩、生态堤岸6.3公里,打造亲水空间20处、绿道近7公里。其“智慧环保+高德工作地图”监管系统入选全国数字政府建设优秀案例,小光山矿山地质修复被自然资源部评为优秀典型。

  许溪流域

  ——水生态赋能乡村振兴

  亲水步道蜿蜒,举目皆是风景,清澈河水和生态河岸共同筑起许溪诗意般的“生态家园”。

  通过制度保障、清淤疏浚、生态修复和产业融合,我市统筹推进许溪流域水环境、水生态和水资源治理,实现了从污染到清水畅流的华丽转身。2019年以来,许溪上庄鱼鳞闸省控断面水质稳定达Ⅲ类及以上,2024年氨氮、总磷浓度较2019年分别下降54.19%和27.56%。2018年至2020年,许溪先后在省级考核中等级优秀,连续两年获评“省级优秀河段”,流域内多个村镇跻身“全域生态旅游小镇”“福建省美丽休闲乡村”等,2022年“溪林生态示范动线”入选福建省百条“串点成线”经典线路,成为以水兴产、以水美村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