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厦门日报

那一炉火

日期:09-10
字号:
版面:第T12版:闪亮的名字·城市副刊特别策划       上一篇    下一篇

  ●又见

  教师节前,老同学阿勇在微信上晒出一张炉火的照片,红彤彤的火焰如同炽热的思念,令我陷入了温暖的回忆。

  三十多年前,我们还是胜利油田子弟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我的班主任黄广鹏老师性格开朗,对待班上的每个孩子都是笑眯眯的,口气总是带着鼓励和赞美。阿勇非常内向,年纪不大,却很早熟,看谁都是冷冷的,大家也不爱搭理他。不过,他每天都第一个到校,有时班级门还没有开,他就坐在教室门口静静地等。

  天越来越冷了。当时,学校的供暖设施还比较简陋。这天黄老师拿来一只崭新的炉子,他说我们班需要一个“守护”炉子的人。黄老师解释说,学校利用油田的资源优势为每间教室都接通了天然气,还配发了炉子,但需要一位同学每天早早来学校“学雷锋”,帮助大家点上炉子,等上课的时候,教室里就会很温暖。另外,这位同学每天放学还要负责关炉子、做好检查,保证用气安全。

  黄老师把鼓励的目光投向了阿勇,大家的目光也跟着齐刷刷地“聚焦”阿勇,只见他低下头又慢慢抬起了头,眼睛清澈如同早春冰雪初融。为了方便他管理炉子,黄老师特意给阿勇配了一把教室的钥匙。一年级小学生阿勇非常负责任,每天很早把炉子点好,当同学们陆续到来时,口中的话从“真冷啊”变成了“好暖和”。

  教室的炉子除了取暖,还可以玩出其他“小花样”。比如,大课间,有同学从书包里摸出一个馒头,掰成两瓣,用事先准备好的筷子串起来,小心翼翼地拿着在火上烤。馒头烤得香喷喷的,“围观”的同学“见者有份”。有时,阿勇会带来红薯,放在炉子边烤,整个教室便弥漫着浓郁的甜香。还有同学特意带来橘子皮放在炉子边,橘皮干燥芳香的气息醒神明志,久久挥之不去。记忆中,黄老师从来没有说过我们,他微笑着默许了我们这些小小的调皮举动。

  放学的时候,大家拿起书包往外跑,阿勇不紧不慢的,等同学们都走了才关掉炉子,检查好后才离开。阿勇路过教师办公室,看见黄老师笑着冲他点点头,他回以腼腆一笑。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阿勇和大家没了距离,他懂事、负责,成了大家学习的榜样。期末考试的时候,黄老师教的语文,阿勇还拿了100分!黄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道:“阿勇棒不棒?”“棒!”清脆整齐的童声震落了门前松树上的皑皑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