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洽会为中英合作带来了许多重要且令人振奋的新机遇,合作领域包括金融与专业服务、先进制造、生命科学、清洁能源以及数字技术、消费电子与游戏技术等。我们期待这些领域成为中英合作蓬勃发展的新引擎。
厦门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泥
作为本届投洽会主宾国的英国,今年首次由英国政府组团参加投洽会。9月8日的投洽会开幕式上,今年8月25日刚刚履新的英国驻华大使魏磊(Peter Wilson)先用英文宣读了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的贺信,随后用流利的中文发言:“这是我第一次在这样的大型会议上用中文致辞。”他的话音刚落,现场响起热烈掌声。
57岁的魏磊精通中文,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还在中国生活过好几年。 1992年,他加入英国政府外交和联邦事务部,被派驻北京,驻京期间还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进修中文。1995年至1998年,他在英国驻华大使馆任商务二秘,2007年至2010年任参赞。其间,他目睹了中国改革开放以及加入世贸带来的巨大变化。
“投洽会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投资促进盛会,在加强全球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英国的参与体现了我们致力于深化与中国经贸联系的坚定承诺。”魏磊说。投洽会也是英国展现其开放、稳定且高度互联的经济体系的重要平台。今年是中英共同构建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第10个年头,两国正加强新一轮投资贸易合作。6月23日,英国政府发布《现代产业战略》,推动英中在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双向投资合作。“我们希望借助投洽会平台,助力企业在相关领域拓展市场。”
魏磊跟中国的缘分不只在北京的经历。他的父亲卫奕信(David Wilson)是英国著名的汉学家,素有“中国通”之称,自1987年至1992年任第27任香港总督,曾在1984年参与起草《中英联合声明》,之后又担任中英联合联络小组首任英方首席代表。魏磊小时候就跟着父亲在香港生活过,对中国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早有体会。这背景让他跟中国有种特别的“亲近感”。“我上一次在中国生活是十五年前。现在中国有很多的变化,很多的新东西要学习,也有很多老观念要放下。”魏磊说,“投洽会为中英合作带来了许多重要且令人振奋的新机遇,合作领域包括金融与专业服务、先进制造、生命科学、清洁能源以及数字技术、消费电子与游戏技术等。我们期待这些领域成为中英合作蓬勃发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