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年龄来看,宁波诺丁汉大学同投洽会几乎“相仿”。20多年过去,投洽会在国际经贸领域结出了累累硕果,宁波诺丁汉大学在中国也已培育了2万多名学生。
文/厦门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元晖
图/厦门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晓珍
搭乘飞机刚刚落地厦门,宁波诺丁汉大学执行校长乔纳森·加里波第就有了“家”的感觉——自己的国家,成为今年投洽会的主宾国;他所服务的这所国际知名高校,已经在离英国近万公里的中国扎根发展了21个年头了。
作为新中国第一所中外合作大学的“掌门人”,乔纳森·加里波第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除了感到自豪,还感到肩上担子的沉重。中英两国经贸合作的热度传导到教育领域,如何在新经济形势下保持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典范”地位,也让他常常陷入思考。
学校“出圈”归功于两国优势
宁波诺丁汉大学不久前庆祝了“生日”。乔纳森·加里波第说,从年龄来看,学校同投洽会几乎“相仿”。20多年过去,投洽会在国际经贸领域结出了累累硕果,而学校在中国也已培育了2万多名学生。
这些年宁波诺丁汉大学在各省录取分数线逐年攀升。乔纳森·加里波第把这所学校成功扎根中国“出圈”的原因,归功于“两国的优势”——英国教育体系的优势,以及中国的经济发展优势。
今年投洽会的火热氛围,深深地感染着乔纳森·加里波第。更关键的是,作为投洽会主宾国的英国,今年通过发布《现代产业战略》,与中国携手推进在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双向投资合作。
乔纳森·加里波第认为,这是一个重大机遇。“预计将有大量英国企业、技术和资本,参与未来中国的发展进程。”乔纳森·加里波第说,如何利用这一独特机遇以及学校内在的“英国诺丁汉的科研DNA”,推动产学研合作取得新突破,并将其转化为具体项目,是学校目前正在努力探索的课题。
中英经贸合作利好大学教育
乔纳森·加里波第说,中英投资贸易伙伴关系的稳固,为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办学,发掘出了新思路。
“在某种程度上,大学办学的目的,是教人们如何学习、如何保持好奇心、如何获取未来的知识以及如何适应变化的生活。”乔纳森·加里波第认为,中英经贸并肩发展,势必为宁波诺丁汉大学更多的学子提供发展空间,呼唤更多有“人际交往能力”“理解他人需求能力”的学子脱颖而出。在今年的投洽会现场,他就看到了不少符合这种要求的宁波诺丁汉大学毕业生。
在乔纳森·加里波第的眼里,教育并不是孤立于经济之外的,这也是他们热衷前来参加投洽会的原因之一。乔纳森·加里波第说,经贸已经成为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大学教育在内的众多领域都被涵盖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