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厦门日报

“AI机器人咖啡师”圈粉中外客商

日期:09-09
字号:
版面:第A07版:“9·8”时间       上一篇    下一篇

  

  文/厦门日报全媒体记者 沈彦彦 通讯员 黄蕊 李佳玮

  图/本报记者 卢剑豪

  在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投洽会”)现场,英国客商詹姆斯·怀特被一阵浓郁的咖啡香吸引,驻足在夏商咖啡的展位前。展位上,“AI机器人咖啡师”——“夏商大白”灵巧地挥动机械臂,宛如一位优雅的咖啡大师。它精准抓取咖啡豆,研磨、布粉、注水一气呵成,水流与咖啡粉交融的瞬间,香气四溢。

  “这太有趣了!”当机器人将一杯现制手冲咖啡递给他时,这位对咖啡颇有研究的英国商人连连点头,“口感醇厚饱满,温度恰到好处,很难相信这是机器人制作的!”他拍下“大白”制作咖啡的全过程,迫不及待要分享给远在伦敦的朋友们。

  这是夏商民兴超市带来的厦门首批人形咖啡机器人,也是其“AI+超市+咖啡”新消费场景的生动缩影。从投洽会的科技展台,到社区超市的“小时达”服务,再到乡村振兴的茶饮菜单……夏商民兴超市,这家拥有百余家门店的国有民生“主渠道”,正以“新”为序,重构社区零售的生态版图。

  

  一杯AI咖啡

  “大白”冲咖啡背后的“零售+科技”破局

  

  投洽会夏商咖啡展位前,来自埃塞俄比亚的朋友点选了巴拿马翡翠庄园咖啡豆,“大白”的“眼睛”立刻亮起蓝光。它的机械臂以毫米级精度抓取18克咖啡豆,研磨时转速稳定,确保粉粒均匀;注水阶段,壶嘴始终保持45度角,水流以螺旋轨迹均匀浸润咖啡粉,整个萃取过程严格控制在2分15秒。围观人群中不时发出惊叹,有咖啡爱好者感叹:这精准度,比很多专业咖啡师都稳定!“4分钟做两杯,1小时能出30杯,在门店,‘大白’每天要冲300多杯。”夏商咖啡的现场负责人笑着向大家推介。“大白”的“超能力”藏在细节里:搭载的智能系统能实时调节水温,水流速度精确到0.1毫升/秒,萃取时长严格控制在2分钟左右,完美复刻世界咖啡大师国际大赛金奖参数。“人类咖啡师可能因情绪、状态影响口感,‘大白’的每一杯都保持‘大师级水准’。”

  在夏商咖啡软件园三期店,夏商咖啡和中翥科技联手打造的“会飞的咖啡”即将落地。通过智能路径规划系统,运送咖啡的无人机可精准避开建筑群,搭载的三层“科技铠甲”更是亮眼——内层食品级硅胶杯托防洒漏,中层相变材料保温度,外层碳纤维壳体抗冲击。从机器人手冲完成到无人机送达,全程将不超过10分钟。

  从投洽会的“AI咖啡秀”到社区的“空中咖啡速递”,夏商咖啡打造的“AI+超市+咖啡”展区,宛如一座未来消费实验室。“厦门是全国咖啡店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构建起了从生豆贸易、烘焙加工、器具制造、消费终端到品牌连锁的全产业链生态,产业链、供应链优势突出,品牌影响力大,消费市场广阔,文化氛围浓厚,这次我们将‘AI+超市+咖啡’的终端模型带到投洽会,用场景来展示厦门的咖啡优势产业链,来诠释夏商对咖啡3.0时代的模式创新。”夏商集团运营部总经理、夏商民兴超市董事长潘虹说,科技是传统零售的突破口,大数据、物联网让AI能精准控制从咖啡豆种植到配送的全链条,而消费者对品质、便捷性的需求,恰好需要这样的创新来满足。

  

  一次社区购物

  从卖商品到“零售+服务”的体验升维

  

  当投洽会的“大白”还在吸引参展客商目光时,厦门夏商民兴超市会展店的一位店员,正忙着给附近酒店的客人打包商品,他告诉记者,投洽会期间,不少客商可以体验到“夏商到家”的便捷服务,线上选购就能配送到住所。“夏商民兴超市多维度推动‘零售+服务’的升级,首先是‘夏商到家’,能实现最快半小时送达;其次是‘社区管家’,专业买手帮附近居民做‘选品专家’。”这位店员说的,正是夏商民兴超市“社区便民服务网络”的日常。

  在“零售+”的版图里,科技不只是“AI机器人咖啡师”,更藏在人们触手可及的服务中。打开“夏商到家”微信小程序,生鲜蔬果、熟食卤味、地标好物等商品清晰呈现,点击下单后,夏商民兴超市依托百余家门店的“最后一公里保障网”送达全城。此外,今年,夏商民兴超市还开通了夏商全国达,设置特色食品、基地直采、消费扶贫等专区,让夏商的基地好物直达全国。

  今年,夏商民兴超市新增“熟食卤味”“外贸优品”“家电厨卫”“地标好物”专栏,奥佳华等800余种优质外贸商品上线,享受国家补贴,线上线下联动打造新场景,让居民动动手指就能享补贴、买好物。

  “以前逛超市是买东西,现在是享服务。”在夏商民兴超市官任店,市民张女士刚用“会员一码付”结完账——出示一个二维码,既能识别会员身份、领取权益,又能直接支付,省去了多码切换的麻烦。这是厦门首家开通该服务的社区零售超市,这背后是夏商对会员体验的深度打磨: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夏商到家”累计会员数超80万,订单量持续增长,“线上+线下”的全渠道智慧网络已初具规模。

  

  一杯助农茶饮

  从展会菜单到“零售+公益”的共创共生

  

  投洽会夏商咖啡展位的糕点和茶饮供应,也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客商前来“取经”。一杯“铁血丹心”茶饮让许多客商看到乡村振兴的新模式。“这款红茶的原料来自同安军营村,以前因为山路崎岖,再好的茶叶也卖不出去。”工作人员介绍。这杯茶饮有别样的重量——经夏商团队研发成特调茶饮后,军营村的茶农收入显著提升,夏商咖啡首店开业当天乡村特色茶饮销量占比就超过30%。

  茶饮的背后,是夏商民兴超市搭建的“企业+合作社+农户”助农链路。在同安军营村,夏商团队不仅收购茶叶,还派驻专业研发人员指导茶农改良种植技术,将传统红茶开发成适合咖啡业态的特调基底。

  在夏商咖啡的菜单上,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山海拿铁”用宁夏枸杞搭配厦门咖啡,是闽宁协作的味觉写照;“雾隐青岚”选用宁德柘荣县白茶,让山区好茶走进城市咖啡馆……“我们不是简单地买农货,而是赋能农产。”潘虹强调,作为市属国企,夏商将“一村一品”理念融入咖啡业态,通过标准化加工、品牌化包装、场景化营销,用“零售+公益”的模式,让农产品变成“市场抢手货”。

  “通过‘铁血丹心’‘山海拿铁’等创新产品和IP的打造,助力农产品走进城市消费场景,让消费为乡村发展赋能——企业搭建的产地直采和品牌赋能链路,让乡村优品直接链接市场,既充实了农户的钱袋子,也让乡村特色产业有了持续生长的底气。”来自江苏的茶饮连锁品牌客商张建业边品尝茶饮边与夏商咖啡负责人洽谈,他告诉记者,这种“消费端牵引+供给端升级”的良性循环,值得借鉴。

  “公益+商业”的共鸣还延伸到文化传承领域。联合国家级非遗朱炳仁铜品牌打造属于厦门的文创饰品,与咖啡杯、茶酥礼盒相映成趣;定制厦门传统茶点等,用市场赋能传统本土小吃……这些产品不仅让传统“活”在现代消费场景中,更让超市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

  当“AI机器人咖啡师”递出咖啡,当无人机带着热饮掠过城市楼宇,当乡村的茶叶通过超市货架走进市民生活,在科技与人文的交融中,这家老牌商超正以民生为底色,以创新为笔锋,书写着“只为美好生活”的零售新篇,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转型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