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厦门日报

首个教师节的“三件套”礼物

日期:09-08
字号:
版面:第B08版:城市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陈平

  

  时光飞逝,转眼退休已两年有余。此刻,我不禁忆起在东孚中学度过的第一个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也是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学校举行了隆重的庆祝大会,地点就在与校园一墙之隔的莲花电影院。或许因为是人生中“第一次”的经历,那段记忆显得尤为深刻。

  当时的东孚乡属于厦门市郊区,被称作“厦门的西伯利亚”。乡政府重视教育、心怀热忱,在第一个教师节为每位教师准备了一份富有深意的礼物:两个分别印有《八仙过海》和《泉》精美釉彩的瓷盘,以及一尊维纳斯石膏像。这份礼物被老师们亲切地称为“三件套”,虽不昂贵,却承载着乡政府对教师的尊重与关怀,寓意深远,令人感动。

  《八仙过海》是中国民间家喻户晓的故事,也是传统绘画的经典题材,描绘八位仙人各持法宝、各显神通渡越沧海的场景。瓷盘上的图案栩栩如生,仙人姿态灵动,画面热闹而充满力量。这份礼物寓意教师也当如八仙,面对性格各异、资质不同的学生,要因材施教、灵活应变,所谓“教无定法”。正是通过发挥教师的智慧与特长,才能最终实现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目标。

  维纳斯石膏像,虽双臂残缺,却代表了古希腊雕塑艺术的高峰,具有深厚的美学内涵。她不仅体现出理想的人体比例——8:1的身首比,成为后世艺术创作的典范,更象征着内在与外在相统一的理想美。这件作品引导教育者思考美的本质,拓宽审美视野,即便残缺,亦能震撼人心。多年来,维纳斯像也常见于美术课堂,既是教具,也是艺术陈列的精品。

  而印有《泉》的瓷盘,则展现出一幅典雅的人体画面:一位裸体少女肩扛水罐,清水缓缓流泻,宁静中透出纯洁之美。这件作品在年段办公室中曾掀起一阵细微的波澜: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女学生初次见到时,不禁脸红低头,匆匆避开,甚至私下议论:“老师怎么放这样的瓷盘?”听到学生的反馈,我也陷入沉思。当晚,我认真查阅资料、请教美术老师,做好“备课”。

  第二天,我在班会上向大家介绍:《泉》是法国画家安格尔历时26年创作的油画杰作,被视为西方古典美学的巅峰。它不仅写实,更寄托着对青春、纯洁与自然之美的礼赞。听完讲解,学生们眼神中闪烁着好奇与领悟。他们渐渐能够坦然欣赏这件艺术品,不再因不解而羞赧。

  四十年光阴流转,首个教师节的“三件套”礼物仍让我心潮起伏。那些曾经的小插曲,实则是师生共同走向审美世界的一段旅程。它让我们最终明白:美,是永恒的。

  这三件礼物是我亲身经历的真实片段。可惜由于多次搬迁——从乡下到学校,从自建房、出租屋、安置房到商品房,前后搬了八九次家——这几件纪念品最终遗失。我也询问过多位同事,均未能保存下来,实属遗憾。但它们所寄托的教育情怀与时代印记,仍长久存留于记忆之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