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门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晓平
昨日,2025“鼓浪屿论坛·世界商业领袖共话全球投资”活动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福建省副省长王金福、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伟华、世界贸易中心协会副总裁王迅、印尼驻华大使周浩黎等出席。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国际投资环境复杂多变,挑战与机遇并存。本届论坛紧扣“应对关税挑战,促进经济稳定发展”主题,聚焦产业结构演进、科技创新突破、绿色低碳转型等全球投资热点领域,邀请外国驻华使节,国际组织代表,国内外贸易投资促进机构、工商协会、境外产业园区代表及国际知名企业高管、专家学者等嘉宾,围绕全球经济形势与投资趋势、关税政策影响、产业链重构等议题展开对话与务实对接。
论坛由厦门市人民政府主办,世界贸易中心协会协办,厦门市贸促会承办。该论坛历经23届积淀与品牌升级,已成为汇聚全球政商领袖、共话投资未来的高端国际交流平台。
多元化和互联互通
为全球投资贸易创造新平衡
在全球经济复苏仍面临不确定性的当下,王迅指出,通过供应链和市场的多元化,企业可以增强韧性,新的全球格局需要的不仅是风险防御,还有机会创造。多元化和互联互通将为全球贸易和投资创造新的平衡,有助于将挑战转化为推动再全球化的契机。
马来西亚朝圣基金局产业发展部副主席拿督胡桑·慕沙说:“棕榈油是中国和马来西亚经贸合作的压舱石之一,我们正共同构建稳定可追溯的棕榈油供应体系。我们鼓励两国企业、研究机构共同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共同探索利用数字技术提升供应链的透明度、效率和韧性,确保贸易的稳定和顺畅,这不仅保证供应链安全,还可以推动全球优质行业发展。”
“在当前的环境下,我们更要同舟共济。”伦敦发展促进署经贸科创产业董事总经理珍妮特·科伊尔说,无论世界经济遇到什么挑战,我们都要坚持双边多边的合作关系,要加强商业关系,加强对话和教育,加强社区团结,这些非常重要。“中国企业正呈现市场多元化格局,我们欢迎更多中国企业到伦敦投资、发展。”她说。
多国向中企抛“橄榄枝”
把生产力带到海外
“我要跟大家分享阿联酋和中国之间牢固的商业关系。”阿联酋奥姆尼盖特综合贸易公司总经理纳瓦夫·穆罕默德·阿尔萨阿迪“现身说法”,中国是阿联酋最大的贸易伙伴,在有效的贸易和语言技术投资合作中,中国企业为中东提供了非常多的服务。简而言之,阿联酋和中国拥有非常牢固的伙伴关系,未来还将持续发展,我们非常感谢中国企业。
论坛上,印尼、匈牙利、法属波利尼西亚等国纷纷向中国企业抛出“橄榄枝”。“我们在采用最新的技术提升基础设施建设,这方面我们需要中国作为合作伙伴带来的支持。”法属波利尼西亚议会主席安东尼·丹尼尔·特瓦·格罗斯表示,他们正在加大投资,进一步促进港口、机场和物流网络的现代化,从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面对新的经济形势,论坛指出,海外有广阔的市场,中国企业应把握机遇,变“出口”为“出海”,把生产力带到海外。
厦门经验值得学习
众多重量级企业在此生根发芽
厦门一直坚持开放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世界各国在各个领域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尤其是在绿色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正逐步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和产业高地。
在高端对话环节,多位嘉宾频频点赞厦门。“厦门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标准。”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驻华使团团长、多米尼克驻华大使马丁·查尔斯说,厦门的成功发展值得我们学习,可以惠及人民。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要持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创新,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
“厦门有很多了不起的企业,我们期待和这些企业会面,推动其到匈牙利投资。”匈牙利出口促进局副局长阿特纳·加博尔以一首歌进行类比。他说,那首歌是说,如果能在纽约取得成功,那么你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在他们眼里,厦门在中国正在扮演这样的角色,企业在厦门发展好了,就可以发展到中国其他城市,这里是参与中国市场的开放城市,很多重量级企业在这里生根发芽。
亚洲影响力集团执行主席、陈嘉庚曾孙陈铭说,厦门是一个发展典范,尤其在港口、物流、数字经济等领域有很多发展优势。广大侨胞应发挥、传承嘉庚精神,以中华文化为纽带,加强新加坡与厦门的联通性,通过贸易、技术、教育、文化建立合作桥梁,共同提高全球竞争力。
活动现场,元翔国际航空港集团(福建)有限公司与塔希提商业联盟机构(GIP)合作框架协议,厦门市贸促会、厦门国际商会与塔希提商业联盟机构(GIP)、阿联酋上海总商会、蒙古中国一带一路贸易发展促进委员会合作协议等成功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