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厦门日报

生日寄深情

日期:09-07
字号:
版面:第A11版:文化周刊·海燕       上一篇    下一篇

  ●向日葵

  连着下了几日雨,路旁的蓝花楹落花满地,我又想起了母亲……

  2011年母亲节后没几天,未满79岁的母亲离开了我。母亲的忌日,我曾经用过各种办法想记住,但我怎么也记不住。也许是我的身体开启了自我保护模式——母亲走的那刻,我痛到无法呼吸,痛到不会哭;也许,是母亲在冥冥之中护佑我,叫我不要记住那个日子。

  母亲走后的第一年,我每天醒来都会流泪,她走时我没有流出的泪,后来都汇成了我心底的河流,时不时地,就会汹涌决堤——一次又一次,我无法控制自己,失声痛哭,泪流满面……

  我对母亲这般思念,并不是在与母亲相伴的岁月里“柔情绵绵”,相反,更多的时候,我与母亲是“相爱相杀”的。

  幼时,我是在保姆家长大的,故而,对母亲我总有些疏离。其实,我心里很想要母亲陪陪我,却从没把话对母亲说。我总觉得母亲很严厉,觉得她更喜欢哥哥,不喜欢我。上学后,我回到母亲身边。我知道自己是爱母亲的,这体现在我不敢和保姆太亲近,怕母亲以为我疏离她,但我还是没让母亲知道我对她有多么依恋。而且,我总是惹母亲生气,甚至把母亲气到口不择言。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以叛逆的方式对待母亲。母亲说东,我偏往西,哪怕我知道母亲是对的。我的“叛逆期”太长了,直至长大,直至工作、结婚、生子。我像刺猬一样,伤到母亲,也伤到自己。我一边以满身的“刺”掩盖真心,一边因为不能令母亲满意而苦恼。母亲一边痛恨我不听话,一边疼惜我的磕磕绊绊,竭尽所能地帮我、呵护我。母亲不顾年事已高,倾尽全力帮我带儿子,她说:“我没带大你,我要把对你的亏欠补在外孙身上。”我很想对母亲说:“对我,您没有任何亏欠。”可这句话从来没有说出口。母亲说:“爱要放在心里。”她还常对我说:“要坚强。”母亲给我讲了她很多故事,好多事,她一遍又一遍地讲,我默默地听,把这些事都刻在心里。

  母亲是个很有仪式感的人,大小节日,她都会认真对待,但对自己和家人的生日,她似乎都“轻描淡写”。除了十岁、二十岁生日,我的生日基本都没过。同样,母亲也不给自己和父亲、哥哥过生日。其实,母亲对我们兄妹的生日是记得很清楚的。

  母亲走后的第六年,父亲也离开了。在一种机缘巧合下,我开始写作,写了很多思念父母的文章。一开始,我以为倾诉能让我释怀,事实上,我越写思念越深。那些过往的岁月,渐渐显露出本来的面目,所有的爱都浮出了水面——我有太多想对母亲说而未说出口的话,有太多想为父母做而未及做的事……

  父母亲走后,我在生活中遇到困苦、挫折,总会想起母亲的话“要坚强”,是这三个字鼓励我一次次走出艰难的境地。有一年,我想起了自己的生日,决定给自己过生日,而且,往后每年都要认真地过,因为,我把这当成与母亲唯一的“链接”。说是“认真”,其实生日过得极简单。就是生日那天,我清晨起来给自己煮碗面条,加个鸡蛋、加点青菜;有几回,我还买了几枝鲜花,那花是母亲和我都喜欢的。在生日这天,我可以放下各种杂事,心无杂念,从从容容地思念母亲——这,才是我认真过生日的意义。

  今年的生日,我从南普陀漫步到五老峰,一直走到植物园。遇到一位90多岁的老人,我问老人高寿几何,他说:“我早就不记年龄了。”这话让我一下就明白了母亲对生日的“忽视”,那是母亲的“不记年龄”,也是母亲对我们、对岁月最深的情。

  母亲离开时,我满头乌发,而今,我已头发花白。现在的我经常会想:“妈妈,当我们再相见的时候,您可还认得出我?妈妈,请您放心,我肯定会一眼认出您……”也许,世间最深的爱、最长的情,都不需要任何形式的佐证,它们会在流年里化为星光,让我们的夜空繁星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