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林露虹
“9·8”投洽会开幕前夕,厦门以一场“科技+产业+资本”对接会,传递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强音,为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注入澎湃动能。
昨日,由厦门市国资委、火炬高新区管委会主办,火炬集团承办的2025厦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对接会举行,吸引近三百位企业家、科学家、投资人会聚一堂。本次活动是今年投洽会的系列活动之一,以“智启未来 产创融合”为主题,旨在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强力推进产业项目攻坚行动,搭建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有机协同、互促融合的平台。
这是火炬集团连续第四年在“九八”期间举办招商签约活动,会上5个重点项目集中启动,12个基金项目、28个招商项目集中签约,总签约额超118亿元。签约和启动项目涵盖了海洋经济、新材料、第三代半导体等多个重点领域,贯通了从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到产业化服务的完整环节,助推厦门加快构建“4+4+6”现代化产业体系。
这还是一场激荡思想、共谋未来的交流盛会。厦门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张荣,天马微电子总经理王磊、中电光谷总裁黄立平、光大证券研究院宏观首席分析师赵格格等嘉宾,围绕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产学研金协同创新路径等发表主题演讲,并就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提出前瞻性见解。
“以此次大会为契机,我们将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强化招投联动,瞄准科创企业各阶段发展需求,优化全要素保障,深化全链条赋能。”火炬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厦门市科创产业综合性投资发展集团,火炬集团将持续完善从空间到产业、从要素到生态的服务体系,全流程、全链条、全周期做好成果转化和项目管理,为加速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再立新功。
架起资本桥
引基金活水浇灌科创沃土
金融活则经济活,推动金融活水向“新”向“实”,浇灌高质量发展沃土。
今年,厦门设立50亿元的科创风投基金,强化对“更早更小”的种子期及初创期项目支持。作为科创风投基金的出资人和管理人,火炬集团积极推进资金链与创新链、产业链的耦合,赋能创新型中小企业茁壮成长,探索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本次活动专门邀请了厦门市财政局有关负责人围绕“财政政策+金融工具”赋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进行政策宣讲。科创风投基金项目意向参股的国科嘉和、澳创时代等7个子基金,以及千帆启航柒号股权投资基金等5个基金项目也在会上签约,基金项目签约总金额52亿元。
澳创时代科创天使基金创始合伙人姚锦程表示:“我们将聚焦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硬科技早期投资,依托创始股东资源优势、金砖创新基地相关政策红利等,将高成长企业引入厦门,助推厦门成为科技投资标杆和全球机器人产业枢纽。”
以基金撬动资本,以资本引入产业,以资本链促进创新链,以创新链提振产业链,已成为火炬集团服务厦门科创产业发展的“金钥匙”。除科创风投基金之外,火炬集团今年还推动总规模20亿元的厦门海洋高新产业基金、首关规模15亿元的润信基金落地运作。截至目前,火炬集团在投在管基金总规模超过250亿元。
构建招投链
促高能级项目加速聚集
向“新”前行蓄动能。大会现场,火炬·海沧308科技园、金砖专精特新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项目正式启动。
位于海沧新阳的“火炬·海沧308科技园”项目备受关注。该项目由火炬集团联合国内领先的产业园区运营商——中电光谷共同打造,突出“腾笼换鸟”与“敏捷定制”两大特色:对原海沧308工业园实施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让沉睡土地焕发新生;同时,项目依托创新的“敏捷定制”模式,融合数字化基础设施与低碳技术,着力打造“产、城、人、数”深度融合的第五代产业园区。
泰坦未来华南总部项目等首批入驻308科技园的7个项目也在昨天的活动中签约。泰坦未来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携手中南大学国家级粉末冶金研究院40年的技术积淀,瞄准半导体设备耗材和高端SiC(碳化硅)复合晶圆这片蓝海持续开拓。“我们将在厦门建成年产10万件TaC(碳化钽)涂层件、15万件SiC涂层件、20万件实体碳化硅部件,以及50万片复合SiC衬底的全链条产能。预计到2029年,项目年产值将突破20亿元,成为全球晶圆厂供应链的关键一环。”
招投联动,引凤来栖。泰坦未来落地厦门,既源自半导体产业生态的“磁吸力”,也离不开火炬集团全过程、精细化的服务。“从厂房选址、公司注册,到融资对接,甚至集团直接投资,火炬集团都为我们提供了‘保姆级’的全程护航。”上述负责人感慨道。
当好“助推器”
让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深挖高校科技成果“富矿”,让科技成果转化为看得见的生产力。大会上,7个高校成果转化项目也在招商签约环节中集中签约。
签约项目包含多个聚焦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中试平台。如八叶草生物制造产业中试平台项目,致力于合成生物技术制备茂金属、秸秆蛋白等科研成果产业化,将华侨大学低碳转化利用关键技术成果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离不开服务体系的支撑。作为厦门市国企平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唯一试点国企,火炬集团建立了覆盖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到产业化的“从0到100”全链条服务体系。
近年来,火炬集团积极参与智慧储能大型科研基础设施等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并以厦门科学城Ⅱ号孵化器为核心载体,与嘉庚创新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目前已引入创士锋(厦门)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北京交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17个技术转移机构,初步形成技术成果转移转化集聚效应。
今年,火炬集团在厦门市创建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工作专班指导下,承接了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光电显示分中心建设任务。中心将聚焦光电显示产业培育,重点引进国内高校新型显示技术、新型功能材料、第三代半导体等方向的先进成果,结合厦门产业优势基础,推动高校及科研院所成果转移转化。
火炬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将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争创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工作部署,对照教育部“三明确三到位一保障”的总体要求,全力构建集“技术挖掘、项目对接、成果孵化和产业化落地”于一体的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为我市打造光电显示领域科技成果转化核心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