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动理论宣讲更接地气更有生气
本报通讯员 王哲
8月28日,由市委宣传部、市委讲师团主办,海沧区委宣传部、“学习强国”厦门学习平台承办的“理响厦门·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基层理论宣讲比赛,在海沧区金沙书院隆重举行。来自全市六个区及市直机关、交通、教育、国资、边检、电力等单位的28位选手同台比拼,紧扣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岗位实践展开宣讲。
本次比赛不仅是一场竞技,更是一场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生根发芽、深入人心的生动实践。选手们在赛场上充分展现了基层理论宣讲的蓬勃活力,通过深入人心的宣讲,彰显了新思想的真理伟力与实践伟力,也为全市基层理论宣讲树立了生动样板。
注重讲准
始终聚焦新思想
比赛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宣讲主线,把讲准新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围绕今年的理论学习重点,设置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战略和规划的重要论述,以及总书记在福建、厦门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蕴含的战略思维、科学理念和宝贵经验,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精神等宣讲专题,确保理论宣讲有高度、有深度。
为了提高宣讲精准度,比赛特别安排导师一对一赛前辅导,帮助选手准确理解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并用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的通俗语言讲解。选手们在讲台上不仅展示理论素养,更体现出思考的深度和表达的温度,让理论宣讲真正贴近基层、贴近群众。
注重讲透
用小故事阐释大道理
比赛强调理论阐释与故事讲述的有机结合。选手们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与自身工作实践相融合,先讲清理论要义,再通过生动案例印证,使抽象理论更易被基层群众理解和接受。
例如,教育系统的一位选手以20世纪80年代厦门港工人、桥吊司机和智能港口操作员三张工牌为线索,讲述厦门港口从工人肩挑背扛、艰苦作业,到掌握现代装卸技能,再到远程操控万吨巨轮装卸的巨大变化,同时展示《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战略布局与实践成效。故事将抽象政策和战略理念转化为具体可感的画面,让群众既听得懂、又听得进。
注重讲活
多样化形式增强感染力
在表达形式上,本次比赛鼓励多样化探索,让理论宣讲更加“活”起来。除了传统单人讲述,选手们还尝试互动式、问答式、情境化等多种方式,增强了现场感和参与感。市纪委监委的两位年轻选手以作风建设为主题,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从三个方面入手,既讲明了作风建设坚持守正创新、问题导向、人民至上的理论依据,又结合基层政务平台优化、门诊预交金在线退款、医保便民措施等具体案例,让抽象概念变得生动鲜活,充分展示了厦门作风建设如何破局、抓实、惠民的成效。
本次比赛的成功举办,为厦门基层理论宣讲提供了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也为全市各级理论宣讲员进一步增强理论宣讲能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提供了生动样本。未来,厦门将继续推动理论宣讲更接地气、更有生气,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优秀宣讲作品选登
鹭岛正风三重奏 久久为功谱新篇
●陈增 胡羽欣 (推荐单位:市纪委监委)
陈增:党的十八大之后,党中央讨论加强党的建设如何抓时,就想到要解决“老虎吃天不知从哪儿下口”的问题,后来决定就抓中央八项规定。
胡羽欣:是啊,抓什么都要抓主线。这一抓可不得了,中央八项规定就像一颗关键棋子,让作风建设这盘大棋活了起来。
陈增:中央八项规定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在鹭岛,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积极践行新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来指导作风建设破局。
胡羽欣:那我们从哪“破局”的呢?
陈增:作风建设必须抓常、抓细、抓长。我们紧扣这三个词,奏响正风三重奏:坚持守正创新,常念“紧箍咒”;坚持问题导向,常督“关键点”;坚持人民至上,常算“民生账”。以实际行动践行作风建设的使命。
胡羽欣:那这第一重奏,“新”在哪?“常”又在哪儿呢?
陈增:市纪委监委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盯基层易发多发的违纪问题,创新推出“一月一主题”专题课程,连续23个月提供简洁明了、清晰易懂的讲课稿和PPT,明确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
胡羽欣: 咱们市纪委监委最近出的几本新书可火了!
陈增: 是啊,今年市纪委监委编写的《正负面清单》等三本书,得到中央纪委的认可,纳入今年学习教育推荐教材,向全国发行,为学习教育贡献了厦门力量。
胡羽欣:“紧箍咒”必须常念。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必须发扬钉钉子精神,抓住主要矛盾,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
陈增:于是这就有了第二重奏,坚持问题导向,常督“关键点”,把作风监督抓“实”。
胡羽欣:问题导向,问题在哪?
陈增:“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是困扰基层作风问题的新变种。去年夏天,我们开展“网格员的一天”体验式监督。
胡羽欣:听起来很有特色,你们发现了什么呢?
陈增: 在基层调研走访中,网格员向我们展示如何单手操作几个政务APP,手机屏幕烫得能煎鸡蛋。
胡羽欣:这哪里是一个新技能啊,这明明就是基层同志身上的沉重负担。
陈增:为全面了解相关的情况,我们跑遍六个区,与近百名网格员交谈,形成专项调研报告。最终推动市区两级政务平台大范围优化整合,平台数量有了大幅减少。
胡羽欣:真是小切口带来大变化,小切口促成大变局!这正回应了党中央一以贯之、全面从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坚定决心。
陈增:是的,中央还专门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让干部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在服务人民中。通过抓“关键点”,我们意识到,群众的期盼处,就是作风的提升点。
胡羽欣:那群众期盼的作风提升点,在哪里呢?
陈增:作风建设要让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权益得到保障。于是这第三重奏,就是坚持人民至上,常算“民生账”,把急事难事办“好”。对了,羽欣,最近你退钱了吗?
胡羽欣:什么钱?
陈增:门诊预交金!
胡羽欣:哈哈!退了520元呢!
陈增:那就对了,在市纪委监委的推动下,5月初我市医疗机构门诊预交金在线退款功能正式启用,看来大家都退了不少钱呢。
胡羽欣:不仅拿到钱啦,这些年,群众期盼的事儿大多得到了解决。异地社保卡在自助机就能结算,持社保卡首次就诊免激活,这些便民举措的确节约了我们的时间和精力。
陈增:是的,这就是小举动服务大民生。越是深入群众,就越能做好监督,作风建设也就越有抓手。
胡羽欣: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只有把群众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作风建设才能真正走进群众心里。
陈增:党中央反复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胡羽欣: 未来,我们也将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抓作风建设。
陈增: 让鹭岛的清风正气不断延续,为厦门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提供坚强保障。
三张工牌背后的战略远见
●高杨 (推荐单位:市委教育工委)
在站上讲台之前,我曾经是厦门港的一名普通的码头工人。这两段工作经历,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发展战略》对这座城市高瞻远瞩地擘画。今天,我想用三张工牌的故事,带大家一同感受一份规划,如何改写一座港口和一群人的命运。
第一张工牌
老马的“铁肩膀”与财政的“放手”
第一张工牌,属于我刚进码头时的带岗师傅——老马。那是一张挂在他胸前的泛黄工牌。老马40岁左右才结婚,因为在20世纪80年代的厦门,“码头工人”给人的印象往往都是光膀子扛麻袋的“社会人”。他常说:“散货水泥压得人直不起腰,吐口痰都带着灰渣。”那时,全港仅有一台二手桥吊,设备的匮乏,严重制约了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集装箱业务发展。工人们只能靠肩挑背扛装卸货物,纯碱腐蚀着手指,找对象更是难上加难。
转机出现在《发展战略》中提出的“放水养鱼”的政策:“企业利润财政一分不取,但必须全部拿来买设备!”政策一出,厦门港攒够600万元,便买下了一台崭新的桥吊。老马们终于扔掉了沉重的扁担——财政的“放手”,换来了生产力的“放手一搏”。
第二张工牌
冠军司机的“高空芭蕾”与职教托举
第二张工牌的主人,是海天码头桥吊司机郑王辉。这位皮划艇运动员退役后,在50米的高空“弯腰玩起了微操作”。他总调侃自己:“开桥吊就像是演杂技。”需要用吊具精准对接碗口大的锁孔,将集装箱安全地放在从云端看下去仅有火柴盒大小的拖车上。凭借过硬的技术,他拿下了福建技能冠军,并荣获了全国交通系统劳动模范的荣誉称号。
随着职校订单班、企业培训补贴等政策的落地生根,一大批像郑王辉这样的高素质技工被培养出来。他们技术一流、收入优厚,也成了婚恋市场的“香饽饽”。码头工人新生活的起点,得益于《发展战略》中提到形成一支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年龄结构较合理,能适应现代化生产和管理需要的专业技术队伍和技术工人队伍的前瞻目标,为大量高素质技工成长提供了沃土。
第三张工牌
游戏少女的“咖啡操控台”
第三张工牌,属于我的学生小林。五年前,她在我的港口课上总嘟囔:“要是上班也能打游戏那该多好啊!”没想到,厦门港把她的梦想照进了现实:2022年,海润码头完成了全国首个传统集装箱码头的全流程智能化改造。小林坐在几公里外舒适的操控室里,喝着咖啡按着按钮,就能远程操控桥吊完成万吨巨轮的装卸作业。令人惊叹的是,在电脑尚未普及的40年前,《发展战略》就已经将“智慧港口”写入了厦门的发展蓝图,为厦门港21世纪的腾飞埋下了精彩的伏笔。
《发展战略》把职业教育牢牢“焊”进了产业链,让知识技能随着时代浪潮的发展永不褪色。职教,不再是退而求其次的“备胎”,而是特区人才崛起的“主引擎”。
从汗水到智慧,从边缘到主舵
老马扛过的水泥包、郑王辉握过的操纵杆、小林面前的咖啡杯——它们就是厦门港最生动的年轮:
“放水养鱼”,盘活了国企的“造血力”;职教筑基,托起了工人的“尊严感”;智慧预判,让“打游戏的手”握住了数智港口的未来。
40年前,这份《发展战略》在鹭江之畔落笔,它交付的不仅是一纸规划,更是一张珍贵的“船票”:载着码头工人从汗水走向智慧;载着职教学子从“边缘”走向“主舵”;更载着厦门港从支线小港,冲向全球十四强的巨浪之巅!
殷殷嘱托 改革答卷
●叶婕 (推荐单位: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
1985年,习近平同志领导编制的《发展战略》,率先提出把厦门建设成“自由港型经济特区”的“三步走”战略构想,为厦门把脉定向、指路引航。第一步是建立和完善保税仓库区;第二步是以自由贸易区替代保税仓库区;第三步是建成有限度地全岛放开的自由港。今年,恰逢厦门自贸片区挂牌成立十周年。这十年,我们牢记嘱托,每一位自贸人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一任接着一任干,书写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厦门样本”!
十年之路,并非坦途。我们尝过艰辛、闯关过坎,让那些“不可能”,终成脚下的路。
鼓足敢闯敢试的勇气推动“创新”。十年来,我们率先在全国开展“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市场领域和工程建设领域审批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探索实践,我们累计推出创新举措632 项,其中全国首创 153 项,31 项“厦门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
坚定敢为人先的信念促进“开放”。十年来,我们构建起“海丝”与“陆丝”无缝衔接的国际物流大通道;推动建设了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厦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在全国率先开展口岸降本增效集成化改革。
砥砺敢拼会赢的胆识提速“发展”。十年来,我们打造了国内最大的第三方航空维修基地、全国最大的二手飞机租赁集聚区、全国最大的进口啤酒口岸、最大的毛燕进口基地。以不到全市3% 的面积贡献了全市12.4% 的GDP。
构筑心手相牵的桥梁贯通“两岸”。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十年来,我们潜心打造“台胞服务 24 小时不打烊”机制,让台胞们推开窗就能看见家的方向。
改革不是冷冰冰的条文,今天,我们可以骄傲地汇报:厦门自贸片区的试验田里生长的不仅是经济数据,更是跨越海峡两岸的亲情指数。
十年潮未落,扬帆再出发。弹指间,当年《发展战略》播撒下的种子,已在厦门自贸片区苗圃成林、蝶变焕新。今年也是我参加工作的第十年,作为新一代自贸人,我的青春早已融入了自贸的年轮。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始终牢记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使命与担当,继续在这片热土上,勇立潮头,奋楫前行!
风起鹭岛 战略永续
●王舒琳 (推荐单位:湖里区委宣传部)
《发展战略》看似只是一本蓝皮书,实则是厦门城市空间治理现代化的先行探索。今天,让我们循着以港立市、生态立市、人民至上的三条主线讲述一段改革开放的实践故事。
“以港养港”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习近平同志领导推动厦门港一系列改革探索,关键举措之一就是在全国率先出台税利分流政策,也被称为“放水养鱼”政策。政策实施第一年,厦门港营收超2000万元,没几年就赚了七亿多,到2024年,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 1400 万标箱,是改革初期的400倍,这不仅是经济数字,更是让人民共享发展红利的硬核兑现。正是这种“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奠定了厦门现代化建设的坚实基础。
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发展战略》把“生态优先—价值转化—永续发展”的系统逻辑写进了厦门城市基因。五缘湾早年曾是周边居民的养殖场、垃圾场,一度被认为是不适合居住的地方,21世纪初,厦门开始对这里进行生态整治,拆堤除淤、退塘还海,经过治理,曾经的臭水湾变成了现代感强、文化气质足、生活环境美的城市新客厅。蓝天碧海飞白鹭,波光云影泛渔舟,这股生态和风定将生生不息。
推进“城乡一体化”走好融合发展路
为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必须同步推进城市内部的有机更新。40 年风雨兼程,战略蓝图化作实景画卷,厦门先后启动 108 个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围里社区正是其中之一。湖里国投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作为围里社区改造的项目总代建,试点“EPC+O”模式,国投青年始终深入一线,挨家挨户走访,助力社区从“握手楼”“一线天”蝶变为“推窗见绿、出门入园、15 分钟生活圈”的城中景,围里社居民“不搬家、不失业、不失收”,就地共享发展成果,这股踔厉奋发之风,正从焕然一新的城中村吹向整座城市。
《发展战略》这本蓝皮书所蕴含的人民性、前瞻性、系统性、务实性、一贯性,在新时代坐标下始终彰显深沉而持久的力量。让我们沿着《发展战略》擘画的航线,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奔赴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
名词解释
“理响厦门”
“理响厦门”是由市委宣传部、市委讲师团创新打造的特色宣讲品牌,针对新时代群众关注的理论热点,采用“百姓故事+政策解读+理论阐释”的宣讲模式,让理论宣讲兼具情感温度、实践厚度与理论深度,以更接地气、更有生气的方式宣讲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厦门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
获奖名单
一等奖(共四名)
●陈增、胡羽欣(推荐单位:市纪委监委) 《鹭岛正风三重奏 久久为功谱新篇》
●高杨(推荐单位:市委教育工委) 《三张工牌背后的战略远见——一张40年前的“船票”如何让码头工人从扛包走向云端》
●叶婕(推荐单位: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 《殷殷嘱托,改革答卷:厦门自贸片区的使命与担当》
●王舒琳(推荐单位:湖里区委宣传部) 《风起鹭岛 战略永续》
二等奖(共八名)
●程鹏(推荐单位:海沧区委宣传部) 《战略眼光下的金沙书院》
●叶媛彦(推荐单位:思明区委宣传部) 《国之瑰宝 熠熠生辉——从鼓浪屿看战略眼光与文化自信》
●彭娜(推荐单位:市委金融工委) 《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金融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吴家麒(推荐单位:集美区委宣传部) 《税收点燃创新链——推动科技与产业的双向奔赴》
●罗佳(推荐单位:厦门航空)《回信倒映初心,白鹭宏图振翼》
●卢瑶君(推荐单位:市直机关工委)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谋划发展——厦门税务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冯晓如(推荐单位:市国资委)《时光的回响——创新基因的千年传承》
●殷婷婷(推荐单位:市直机关工委) 《移“山”填“海” 沪厦连心把医脉》
三等奖(共十六名)
●张一(推荐单位:市委党校)《让文化成为厦门最动人的名片》
●郭振辉(推荐单位:湖里区委宣传部) 《“税费殿小二”:练好基层治理绣花真功夫》
●陈颖(推荐单位:海沧区委宣传部) 《税徽下的作风担当》
●张心怡(推荐单位:市委教育工委) 《战略领航方致远——“港”通天下的时空密码》
●江昌蔚(推荐单位:海沧区委宣传部) 《让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个家庭——厦门建设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市的探索与实践》
●朱明泽(推荐单位:同安区委宣传部) 《小乡村大发展:从后宅蝶变 寻振兴密码》
●甄诚(推荐单位:厦门边检总站) 《节点城市新力量 国门先锋新作为》
●游健勇(推荐单位:翔安区委宣传部) 《从群众身边小事看翔安作风建设新成效》
●颜钦涵(推荐单位:市直机关工委) 《为扩大高水平开放再立新功》
●洪艺玲(推荐单位:思明区委宣传部) 《“三张清单”兑换“幸福账单” 》
●胡心格(推荐单位:厦门国际银行) 《以“0001号”为序章的金融故事》
●陈诺(推荐单位:翔安区委宣传部) 《一个山村的振兴之路》
●胡海松(推荐单位:国网厦门供电公司) 《211、6500和289——这些数字“电”亮高山路》
●林剑文(推荐单位:集美区委宣传部) 《发展战略管全局 五年规划利长远——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厦门实践》
●张晓鹭(推荐单位:同安区委宣传部) 《让好作风在基层沃土中生根发芽——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同安置业写担当》
●杨伟强(推荐单位:市委社会工作部)《党建聚“新”聚力 凝心共筑暖城——厦门新就业群体党建和服务管理的实践探索》
(同一奖项内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