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厦门日报

亲戚寄来板栗地瓜

日期:09-04
字号:
版面:第B04版:城市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到了西安,亲戚恨不得拿出所有好吃的东西招待我:凉皮、油饼、花卷、臊子面、肉夹馍……每天主食都不重样。

  那天吃早饭时,我发现花卷旁边有几条模样很特别的地瓜,粗细如手指,但比手指长,看起来就是还没长熟的地瓜。“这能吃吗?”“好吃得很!”见我疑惑,亲戚有些忐忑地解释,“这地瓜买了几天了,一直没好意思拿出来,可是的确很好吃。”

  我拿起一根地瓜,轻轻撕去薄薄的红皮,立马露出白色的地瓜肉,看起来和普通的白瓤地瓜无异。尝了一口,这地瓜非但没有我想象中满是筋丝的粗粝口感,反而肉质紧实、滋味甘甜,有股板栗的香味。我惊奇地问道:“这是板栗地瓜吗?”“是啊,是我们渭河平原沙土里长出来的板栗地瓜。”亲戚很开心地又端上来几根板栗地瓜。

  亲戚不知道,于我而言,地瓜是我少年时光的慰藉,是友情岁月里的珍贵馈赠。7岁时,我就在百家村山上种地瓜,母亲还自豪地向老师夸道:“我儿子肯吃苦,种地瓜很卖力!”地瓜易活好种,浇点水它们的藤蔓就会长得“铺天盖地”。

  前几年,漳平的朋友特意送我一篮板栗地瓜,皮肉皆白,香糯甘甜,口感极佳,让我吃过念念不忘。

  在我的认知里,北方的西瓜、土豆、玉米都比南方大许多。20世纪60年代,厦门市面上有一种又大又白的地瓜,俗称“白大胖”,粮店有卖,尽管口味不佳,但我们兄弟姐妹都爱吃。当时我一直以为“白大胖”是来自北方的地瓜,现在才知道,北方并没有“白大胖”,北方也有很小的地瓜,如手指般粗细的板栗地瓜。

  回到厦门,我马上从网上订购了几箱“渭河红薯”,虽然形状、味道与亲戚家的板栗地瓜相去甚远,但聊胜于无,我也吃得满心欢喜。

  前两天,我突然收到一箱快递,打开才知道,是亲戚寄来的板栗地瓜。亲戚在微信里说:“地瓜我一个个挑过,吃完了尽管说,我再给你寄……”看着一大箱红润、直溜的板栗地瓜,我的心里暖暖的,被人惦记、关爱的幸福,更甚于地瓜的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