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厦门日报

豪情满怀 逐梦新程

日期:09-04
字号:
版面:第A10版:伟大的胜利       上一篇    下一篇

  

  本版文/本报记者 蔡绵绵 蔡镇金 楚燕 郭睿 柯笛 林露虹 林钦圣 吴燕如 杨霞瑜 张珺 通讯员 许嘉妮 彭仕洲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从烽火连天到国泰民安、从积贫积弱到繁荣富强,无数抗战将士在中华大地上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

  昨天,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在厦门,广大干部群众以多种方式收听收看了纪念大会,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共同见证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巨大成就。大家纷纷表示,这是一次对历史的回望,更是一次对未来的宣告。未来将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不懈奋斗,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党员干部 锚定前进方向 立足厦门实践推动发展

  

  昨日上午,厦门市委党校组织了秋季一期主体班、思明区委党校培训班和海沧区委党校培训班学员以及全体教职工,共计400余人集中收看了大会盛况。

  市委党校101报告厅现场气氛热烈。上午9时许,师生们怀着崇敬之情,全神贯注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认真观看盛大的阅兵式。大家纷纷表示,这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精神洗礼,更是一堂牢记历史、不忘初心、开创未来的生动党课。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不仅是对伟大抗战精神的深刻阐释,更为我们指明了新时代前进方向。”市委党校哲学和文化教研部主任、教授杨正武说,作为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厦门始终保持开放的大门,积极融入世界,热情接待来自全球的投资者,努力营造充满活力的发展环境,“我们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融入教学科研,引导学员既胸怀家国天下、又立足厦门实践,把和平发展的理念落实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中,为更好服务党和国家事业贡献力量。”

  

  医护人员 感悟伟大抗战精神 践行医者使命

  

  昨日,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组织党员和医务人员同步收看纪念大会直播,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深刻感悟伟大抗战精神。除主会场200余名党员干部职工外,众多坚守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行政后勤员工也利用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实时收看大会盛况;而远在三千多公里外的西藏,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福星带领援藏专家团队,与当地组团式援藏医疗队一同收看了直播。

  “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郑林雄深有感触地说,“作为公立医院党委书记,我深刻认识到,要深入推进医疗体制改革,紧紧抓住医学科研创新这个核心战斗力,鼓励医务人员勇于探索,加速成果转化,突破临床难题,拿出更多治病救人的‘新武器’,为守护人民健康贡献‘一院人’力量。”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部护士长吴杨玲在收看纪念大会后说:“阅兵式上的那句‘为人民服务’,同样也是我们急诊人掷地有声的承诺。阅兵展示的是国家捍卫和平的‘硬实力’,而急诊室里的每分每秒,彰显的是医院守护生命的‘软实力’与温度。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我们将以更高专业水准,践行初心,为生命而战,守护每一位百姓的健康。”

  

  在校师生 阅兵“大思政课” 成最鲜活教科书

  

  在第一批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厦门一中,思明校区里的宣传展板和教室里的黑板报,都上新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内容。除了组织师生在教室内观看,厦门一中还开放了两个报告厅,组织教职员工和学生代表集中收看。

  “我感受到了身为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这是一场最生动、最震撼的‘大思政课’。”厦门一中思明校区化学教师康译之说,“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强调‘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为我们今后的努力指明了方向。身为人民教师,我要鼓励学生把收看阅兵式的震撼和感动转化为踏实奋斗的实际行动。希望我们能够培养出更多时代新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五缘校区大礼堂内,500余名师生有序就座观看纪念大会。“看到空中无人作战方队接受检阅时,觉得祖国太强大了!”高二9班的严钰翔同学激动地说。高二7班的曾想同学深有同感:“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型隐身战斗机的震撼亮相,让人热血沸腾。”两位同学均表示,观看大会让他们萌生了大学报考相关专业的想法,“大学想报考航空航天类专业,为祖国做贡献。”

  高二年段长刘明明说,九三阅兵,正是最鲜活的教科书。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强调“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支撑,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她对这句话感触尤深。刘明明说,近三年,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共有70名学子报考国防军警院校,4位学子被录取为空军飞行学员。作为一名高中教师,她将继续以培养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的青年一代为己任。

  

  驻厦部队官兵 牢记嘱托立足岗位 刻苦训练保家卫国

  

  阅兵盛典激荡豪情,强军号角催人奋进。无论是骄阳炙烤的驻训场,还是整齐有序的营区;无论是硝烟滚滚的演训一线,还是默默坚守的后方战位,第73集团军、东部战区海军某护卫舰支队、厦门警备区、武警厦门支队等各驻厦部队分别组织官兵以多种形式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认真聆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

  “当整齐划一的受阅方队,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各类新型武器装备展现在世人面前,身为一名军人,我内心的自豪与振奋难以言表。”说这话的是武警厦门支队某机动中队上等兵于海林,这位来自革命老区的“00后”战士,自幼便听着老人们讲述家乡人民英勇抗日的故事长大。十年前,家中电视里阅兵的震撼场面,让精忠报国的情怀在他心中深深扎根。去年,他终于如愿穿上军装,肩负起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他坚定地表示,将牢记嘱托,不忘职责使命,立足本职岗位,刻苦训练、精武强能,确保在任何时候都能拉得出、打得赢。

  

  退役军人 一句“为人民服务” 唤起军旅豪情

  

  昨天,80名厦门退役军人再度齐聚一堂,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重温铁血岁月,感受新时代强军风貌。

  当习近平总书记亲切问候“同志们辛苦了”时,不少退役军人不由自主地跟着受阅官兵齐声回应:“为人民服务!”一声口号,瞬间唤起深植于心的记忆,也唤起了军旅豪情。

  “阅兵仪式展现出的大国威仪,让我们这些老兵无比自豪。”活动组织者之一、本报“十佳读者代表”、退役军人钱金生激动地说,“从‘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到如今铁甲奔流、鹰击长空、长剑倚天,中国军队今非昔比,这怎能不让人振奋!”

  钱金生告诉记者,退役军人杨光刚刚完成人生第200次献血,以行动诠释军人本色;退役军官朱有良转业后积极参与城市工程建设,践行“退役不褪色,转岗不转志”的诺言。“我们都曾是军队的一员,更能深刻体会科技强军、改革强军的磅礴力量,以及人民军队迈向世界一流军队的坚定步伐。”钱金生铿锵有力地说道。

  

  项目一线人员 精耕细作提升工程质量

  

  昨日上午,在厦金大桥(厦门段)刘五店航道桥西主塔办公室内,数十名建设者代表收看阅兵式。办公室外,施工栈桥上各种施工机械林立,标段内刘五店航道桥东西两座主塔锚锭、西侧非通航孔桥与观音山互通主线桥等点位的施工正在有条不紊推进。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催人奋进。”中交二航局厦金大桥(厦门段)项目A1标段工程部副部长高鸿说,厦金大桥(厦门段)是国家重大战略工程,参与其中,虽辛苦,但光荣、自豪。接下来,他和同事们将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和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全力推进工程进度,确保大桥如期高质量建成通车。

  观看完纪念大会后,中交二航局厦金大桥(厦门段)项目A1标段现场总监郝俊杰立马投入桥梁墩身的钢筋及模板施工作业。“阅兵队伍铿锵有力的步伐和整齐划一的动作,展现出气势如虹的军威、国威,深深鼓舞着我。”郝俊杰说,“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立足岗位加倍努力,以精耕细作提升工程质量,为项目建设添砖加瓦。”

  “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战场,而我和同事们的战场,就在厦门翔安国际机场的建设一线。”观看完纪念大会后,中建三局厦门翔安国际机场争先青年突击队成员卓易文眼中满是坚定。卓易文说,“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坚决保障2026年投运目标顺利实现,用过硬的建设成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这既是使命,更是担当。”

  

  点击

  穿军装戴勋章

  九旬老兵回首战斗岁月

  

  昨日一早,思明区莲前街道前埔南社区店上东里小区里,94岁抗战老兵李振保一起床,先走向客厅打开电视机,并将音量调到最大。梳洗后,他换上昔日的军装,把奖章勋章挂满胸前,坐在客厅热切等待阅兵盛典。他的女儿李坤熠陪伴父亲观看,“父亲这几天一直在关注阅兵的新闻,很兴奋呢。”

  当《松花江上》《在太行山上》《保卫黄河》等经典曲目被唱响时,这些烙印特定历史的旋律瞬间将李振保的记忆拉回到13岁他入伍那年。因为年纪小、个头小,李振保成为参与抗日战争的一名卫生员。这个“娃娃兵”在战火中迅速成长,学会各种救护技能,全力抢救伤员。抗战胜利后,他继续参加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此后便扎根在厦门。

  “老兵,老兵。”观看中,每次电视上出现老兵的画面,李振保都会情不自禁一遍遍念道。现在,他都不敢看战争片,因为看了就会想起牺牲的战友,晚上就会哭,睡不着觉。他回忆道:“我们一个班长,飞机飞过来投下炸弹牺牲了,我哭了好几天。”正是历经战火淬炼,让他对昨日盛大的阅兵式感触尤深。

  昨日父女俩边看边讨论我军新一代武器装备。李振保操着一口老家河北的口音说:“经过艰苦奋斗,国家走向繁荣富强。我心眼里高兴得不得了,我们的武器都是一流的,兵也是第一流的,国家强大了,外国人再想侵略中国不可能!”

  “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部队。”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深触动了李坤熠。从小在军营长大的她,听过各种战斗故事。有一次她好奇地问父亲,是什么力量支撑你不怕牺牲、打了一场又一场的战役,当时父亲的回答让她永远铭刻在心:“相信共产党,我们必胜。我们军人打仗,就是为了让全国人民过上好日子。”如今,李坤熠也热衷为爱国主义宣传奉献应有之力。她说:“我们要不忘历史、致敬英雄,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传承伟大抗战精神,让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人民生活越来越好。”

  

  台胞台青观看阅兵直播:

  吾辈当自强

  

  昨日上午9时不到,在厦门湖里工作的台胞郑钧元,便与母亲郑黄素娥、儿子郑成功一块,来到海西MCN两岸青年三创基地。由湖里区委台办、台商联谊会组织的台胞、台青集中观看“九三阅兵”直播活动在这里举行。

  阅兵式正式开始时,现场150余位台胞台青心潮澎湃。“官兵们严整的军容,英姿勃勃的精气神,让我们很骄傲、很自豪。”郑钧元感慨道。年过七旬的郑黄素娥轻声对身旁的孙子说:“真是太震撼了,比电影大片还要震撼人心。”

  当镜头转向天安门城楼上,参加过抗战的老战士、老同志庄严敬礼时,“00后”台青周致谕说:“我们不能忘记前辈们的贡献,吾辈当自强。”

  阅兵,是为了珍爱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所说,‘中华民族是不畏强暴、自立自强的伟大民族’。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应团结在一起,维护和平。”台青曹圣永动情地说。

  阅兵仪式接近尾声,台胞与台青们难掩激动之情,纷纷挥舞着手中的“祖国万岁”标语牌。“祖国强大,振奋人心。这让我们更加坚定扎根这片热土的信心,也激励我们在创业的道路上勇敢前进。”台青郑成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