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昨日受阅装备方阵的压轴巨阵,战略打击群由巡航导弹方队、高超声速导弹方队、核导弹第一方队、核导弹第二方队组成,以威武阵容展现战略军种的强军风采,彰显保卫祖国安全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强大能力。
拉开战略打击群序幕的是巡航导弹方队,方队首次采取海军、空军、火箭军联合编组模式。受阅的长剑-20A、鹰击-18C、长剑-1000导弹,是实施远程精确打击、全域慑战制胜的“点穴”利器。
长剑-1000是我国首型高超声速巡航导弹,具备灵活机动、强力突破、即时发射等特点,可对陆、海、空体系节点目标实施精确打击。
区别于东风系列的弹道导弹,长剑系列作为巡航导弹,由于全程在大气层内飞行,导弹飞行速度的提升是一个难点。在长剑家族中,从长剑-10到长剑-100再到长剑-1000,从亚声速到超声速再到高超声速,长剑系列导弹的成长轨迹也体现出我军巡航导弹的迭代更新。
战略打击群的第二个方队是高超声速导弹方队,受阅的鹰击-21、东风-17、东风-26D导弹以联合编组模式通过天安门,向世人展示大国长剑的锐利刀锋。
从外观看,东风-17导弹具有弹头尖、弹身椭圆的特点。这种独特的弹头形状设计,可以有效增强导弹的突防能力。东风-26D导弹是东风-26导弹家族的新成员,在适应复杂战场环境和体系对抗的能力上有进一步提升。
这三型导弹,飞行速度快,突防能力强,命中精度高,是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的新型杀手锏武器。
核导弹第一方队的受阅装备依次为 “惊雷-1”空基远程导弹、“巨浪-3”潜射洲际导弹、“东风-61”陆基洲际导弹和“东风-31”新型陆基洲际导弹,是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的战略“王牌”。
上述四型装备作为“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列装部队后让官兵保家卫国的底气更足、强军兴军的信心更强。
最后一个出场的方队,是由12台受阅装备车搭载着4枚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组成的核导弹第二方队。
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由3台特种装备车分段搭载。其中,弹头部分独立展示,采用的是圆锥形设计。
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是我国战略反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打击范围覆盖全球,全时戒备、有效威慑,以武止戈、砥定乾坤。
新一代装甲装备“箭”形布阵亮相
在昨日的阅兵中,由99B坦克、100坦克、100支援战车编成的地面突击方队呈“箭”形布阵,寓意打赢之箭、胜利之箭。
在所有参阅的装备方队里,地面突击方队是第一个驶过天安门广场的。和其他方队使用的矩形编队不同,地面突击方队拥有一个独特的队形,酷似一支射向前方的“利箭”。而组成这支“利箭”的是三款全新亮相的突击装备,分别是99B坦克、100坦克和100支援战车。它们都是我军高技术装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99B坦克是基于99A坦克的改进型,100坦克和100支援战车是陆军未来战场的核心力量。
99B坦克外形上的变化主要是由原来的两根一模一样的天线,改成了现在的一粗一细,这就预示着这型坦克在通信能力上的提升。炮塔上的高射机枪也由原来需要人出舱露头操作改成了现在的无人操控,射手在炮塔内就可以实现对机枪的操控。
100坦克和100支援战车,它们在外观上的变化都是颠覆性的。以100坦克为例,最直观的变化是它的上半部分,从炮塔的外形来看,不再是之前99系列比较板正的造型,而是增加了一些多棱的突起,这样的设计可以大大增加对手炮弹的命中难度,提升坦克的生存能力。在炮塔的上端配有观瞄仪器、高射机枪以及拦截弹,炮手通过战位前的屏幕能够便捷地观察战场动态,并操控火炮和高射机枪进行火力打击。
100坦克和100支援战车两型装备,能够实现在特定的环境下,静默接近敌人,避免因为噪声过大而暴露自身目标。
在防护方面,100坦克和100支援战车采用的都是主动防护与被动防护相结合的模式;在通信方面,实现了集成化通信,能够实现多种通信模式,更加多样、更加稳定。
100支援战车还增配了无人操作手,可以操作无人侦察车和无人机,能够大幅提升侦察能力,精准打击火力目标。
本版文/图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