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厦门日报

三块弹片仍存体内

日期:09-03
字号:
版面:第A04版:伟大的胜利       上一篇    下一篇

  

  文/本报记者 赵张昀 图/通讯员 夏海滨

  8月22日,在同安区陆丰里,百岁老人孙继舜从床上缓缓起身,手捧崭新的、金灿灿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由于几年前的一次髋关节受伤,孙继舜的行动不如以前灵活。不过,他仍保持着乐观本色,并能清晰回忆起战斗经历。

  “我是自愿出来当兵的,当时老百姓被日本人祸害,日子过得悲惨。”1942年,来自山东昌邑的孙继舜扛起钢枪,在18岁时成为了一名炮兵。孙继舜指了指上半身左侧的位置示意——上战场后,他负过两次伤,一次子弹、一次炮弹。

  孙继舜大儿子孙建平,代父亲说出了具体的伤情:在抗日战争时,父亲被日军的子弹打穿后背,身负重伤;没想到在几年后的淮海战役中,在同样的位置,炮弹片又穿过了一次,再度和死神擦身而过——迄今,孙继舜身上共有三块弹片仍无法取出。尽管如此,孙继舜还是常对家人说:比起死去的战友,我们已经很知足了。

  1944年1月,孙继舜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孙继舜跟着连长当通信员,连长介绍他入了党。指导员和副连长反复教育他:党员要为老百姓求解放。在孙继舜的家中有一张泛黄的老照片,便是当年拍摄的。抗日战争胜利后,孙继舜还参加了解放战争。“年轻人,要听党话、跟党走。”孙继舜用一生的行动,践行着自己的承诺。孙继舜是同安区目前党龄最长的老党员。

  前几年,孙继舜还买了几本关于抗战的书,时不时翻阅书上的片段。看到书上写到熟悉的战争和事件,他会激动地找来子女和邻居,将自己的经历讲给他们听,仿佛又回到了当年九死一生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