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厦门日报

寻味沙县景亦佳

日期:09-02
字号:
版面:第A12版:城市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暗香盈袖

  

  据说,真正的沙县小吃从没走出过沙县。这句话在我两年前初访时便深有体会。当时途经沙县,友人在高速路口特意点了一桌地道小吃——红菇扁肉的清汤泛着淡红色,新摘的红菇鲜味浓郁,扁肉玲珑剔透,入口滑嫩,堪称我吃过最惊艳的一碗。水晶烧麦皮薄透亮,豆腐丸子绵软细腻,芋饺外皮Q弹,状元饼酥香可口……每一道小吃都藏着传统手艺的匠心。

  今年八月初,我专程再访沙县。老字号“十八都”“难得怪味”“李记小吃”依然门庭若市,但友人还带我解锁了更地道的吃法:农庄里的脆鱼爽口弹牙,土鸭汤醇厚温润,鳝丝面鲜香顺滑,牛筋牛百叶嚼劲十足。最令人难忘的是炒牛肉,火候恰到好处,嫩滑不柴;木槿花炒蛋清香扑鼻,山苍子和花椒等本地调料更是初次见识。饭后尝了农庄自种的梨子,虽其貌不扬,却汁水丰盈,甜润入心。

  沙县的夏日酷热难耐,但友人的热情犹如冰镇仙草蜜,清凉沁脾。他不仅带我吃遍街头巷尾,还全程陪同游览——东门古街的青石板路写满岁月痕迹,七峰叠翠的绿意让人心旷神怡。而最意外的收获,是探访了鲜为人知的罗岩山。

  罗岩山,这座低调的山峦,不及名川大岳,却让我想起柳宗元笔下的永州八景。

  上山的路由天然乱石铺就,需步步留神,反倒让人专注当下。石阶上刻着各体“福”字,宛如一条祈福之道。青苔覆石,毛竹夹径,偶遇一丛芭蕉,果实累累垂挂。山间野趣盎然:米粒大的蓝花悄然绽放,艳红与明黄的蘑菇点缀草丛(虽美却不敢采),褐色菌盖裂纹如核桃酥般精巧。溪水沿山势蜿蜒,忽见飞瀑击石,水珠四溅,正应了元结“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的意境。

  半山腰的山茶树果实初红,友人介绍茶籽可榨油,既能食用养生,还可消炎疗伤。“小时候磕碰瘀青,老人会用茶油揉搓伤处。”我掰开一颗茶籽,内里两瓣饱满,形似多肉植物。沿途又捡到鱼鳞纹的桐树籽,偶见酸枣散落,想起曾在丽江买的“祛斑妙药”正是此物。

  登顶后,太保庙香火缭绕。庙前悬着千年古钟,铜绿斑驳却声音清越。我按友人指导,先敲三下钟,再击三通鼓。钟声荡开时,仿佛心事也随声波远扬。俯瞰山下,沙县小城炊烟袅袅,忽然明白:所谓地道,不止于味道,更在于这方水土孕育的人情与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