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厦门日报

回收柜收益已转入专户 物业留存款项也结转了

日期:09-02
字号:
版面:第A11版:都市/天下       上一篇    下一篇

  

  文/图 本报记者 柯笛

  “以前小区公共收益公示不及时,账目明细也不知道上哪儿看,如今公共收益明细张贴在公告栏、及时发送到业主群里,业主们能直观了解收支情况。业主们还参与小区大小事项决策,权益得到了保障……”伴随着茶香,业主代表畅谈小区的现状,连连赞许。

  物业服务履约不到位、侵占业主公共收益等问题,是今年专项整治的重点之一。整治效果如何,业主最有发言权。近日,市纪委监委联合市住建局,将“茶桌仔”摆进多个居民小区,倾听居民对整治效果的感受,开头的一幕,就是在紫金家园小区开展跟踪问效的一个场景。

  

  案例1

  问题回顾

  公共收益未规范公示 部分留存在物业账户

  

  2023年,受住建部门委托,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对紫金家园小区2019年1月至2023年9月的物业服务履约及公共收益管理情况展开全面审计核查。

  核查结果显示,在此期间,有8万余元公共收益留存在物业账户中,未及时结转;此外,2022年第四季度,负责该小区物业服务的厦门国贸城市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贸城服物业公司”),未按规定通过微信、短信等方式公示公共收益等关键信息。审计还发现,2019年至2023年6月期间,业委会未按季度公示公共收益,且存在以个人账户先行收取公共收益的问题,4万余元的宿舍租金及水电费先转入了个人银行账户,再转入业委会公共收益专户。

  针对审计核查发现的问题,市、区住建部门督促物业公司补充公示2022年第四季度公共收益信息,并将尚未结转的公共收益全部转入业委会专户;督促业委会补齐2019年以来的公共收益公示材料,同时将个人账户收取的水电费、房租悉数转入公共账户。

  

  现场实录

  查看转账记录和台账 检验问题整改实效

  

  “大家坐下来聊一聊,看看小区整改得怎么样,有问题咱们当场提!”在紫金家园小区的“茶桌仔”活动中,回访人员通过现场查看、茶叙互动方式,检验上述问题整改实效。

  回访人员首先来到小区宣传栏前,仔细查看公告内容,随后又打开业主微信群,逐一核对信息,确认上一季度的公共收益公示符合相关规定。

  针对公共收益未及时结转问题,回访人员请该负责人调取了银行转账记录,逐笔核对金额与时间,在2024年1月29日和2025年1月24日,物业公司已分别将上一年度的公共收益结余转至“紫金家园小区第二届业主委员会”账户中。回访人员还围绕2023- 2025年的小区管理台账,与物业公司、业委会逐一核对,最终确认此前审计发现的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

  茶香氤氲,回访人员与业主代表围坐谈论起小区的变化。业主黄先生感慨,物业公司经常在群里发通知、提醒,公共收益明细在公告栏、电梯口也都能看到公示。其他业主也点头赞同,还有的业主表示:“现在公示渠道多了,也不怕错过消息,切身感受到公共收益管理越来越透明。”

  

  案例2

  问题回顾

  未经同意设置回收柜 部门核查后责令整改

  

  今年3月,国贸学原三期小区业主发现,物业公司未经业主共同决定,在业主共有区域放置了一台智能垃圾回收柜,且公共收益公示中,也没有该项目相关费用。

  翔安区住建和交通局收到群众反映后,当即组织人员深入小区开展调查。经核实,2024年9月,该小区物业服务企业厦门市万贸悦城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简称“万贸悦城物业公司”)未征询业主的意见,擅自引入智能垃圾回收柜,且未按期收取涉及的公共收益费用。

  4月2日,翔安区住建和交通局约谈万贸悦城物业公司后,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要求组织业主对该经营事项进行表决,同时督促合作商家按合同约定支付服务费。随后,物业公司启动补全业主征询流程,并按规定将业主分成部分转入市住建局专户,同时公示相关信息。

  

  现场实录

  逐项查看整改情况 与业主面对面交流

  

  整改举措是否一一落地,业主满意不满意?8月21日,市纪委监委会同住建部门、属地街道等,将“茶桌仔”摆进该小区,与业主们面对面交流。

  回访人员首先查看了智能垃圾回收柜,该设备运转正常。万贸悦城物业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电费已单独装表计算,由合作商家自行承担。小区宣传栏和楼道宣传栏内,张贴的第二季度公共收益明细,也明确列出了“旧物回收机占地收入”。

  随后,回访人员来到小区物业服务处,详细查看了全体业主意见征询凭证,1176户业主中有940户参与投票,710户同意智能垃圾回收柜投放,达到“双四分之三参与、过半数同意”的法定要求。回访人员在相关记录中还看到,4月23日,物业公司将这个结果在小区公告栏和业主群内公示,并表明将按照多数业主意见保留智能垃圾回收柜。

  为什么此前未按期收取该回收柜涉及费用?物业负责人表示,前期该设备处于试用阶段,且与商家费用存在争议,今年4月合同补签后,商家已将试用阶段至今的所有费用转至相关账户。回访人员查看相关转账记录,业主分成部分已作为公共收益转入市住建局专户。

  此时,在小区中庭一处阴凉地已经支起了“茶桌仔”,回访人员和物业公司负责人、业主代表围坐桌旁,品着清茶打开了话匣。

  “小区公共收益是不是规范公示?你们能及时看到吗?”回访人员提问,一名业主代表当即点开手机里的业主群,“这是7月24日物业发的第二季度公共收益明细,没注意看的业主过后随时可以去物业服务处查阅。”

  业主聂先生坦言,公共收益是业主的“钱袋子”,如今收益公示透明、表决流程规范,切实感受到权益得到保障。他还建议小区后续引入审计进行监督,规划好停车收费、挖掘电梯广告等资源增加公共收益。

  “茶桌仔”上,业主们还针对架空层、儿童设施、活动室等小区管理服务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回访人员也一一记录、回应。

  

  【举措】

  

  审计破解监管难题 重点问题闭环管理

  

  小区公共收益账目繁杂、时间跨度大,核查专业性强、难度大,如何破解这道监管难题?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创新推出了“政府主导+专业审计”监管模式,由政府出资聘请专业会计师事务所,构建“市、区、街镇”三级审计体系,采用“年度抽检+专项审计”双轨核查方式,聚焦群众反映强烈或随机抽查的小区开展现场审计。同时,明确第三方审计单位围绕公共收益公示规范性、资金归集使用合规性、专户管理落实情况等三个重点,通过查阅细账、实地核查,强化专业监督。目前全市已完成1376个(次)小区审计核查,覆盖率达93%,力争两年内实现全覆盖。

  市住建局还建立了“问题清单+整改清单+复查清单”闭环管理机制。通过剖析2024年物业服务领域12613件群众诉求,分类梳理今年以来的82条来电来邮诉求,最终形成14项整治内容。同时,制定了市、区两级工作任务清单,建立物业企业自查自纠、线索办理等9项工作台账,通过工作提醒、约谈督办、信用惩戒等手段督促整改,累计推动解决审计核查问题与群众反映问题1806件。

  

  【同步】

  

  以群众满意为标尺 健全监督链条

  

  “物业服务履约不到位、侵占业主公共收益等问题”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市纪委监委通过多方联动核查、督促规范流程、强化跟踪问效,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升专项整治质效。

  市纪委监委以厦门党风政风监督台为抓手,通过微信公众号、互动电话、“茶桌仔”活动等多个渠道,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截至目前,累计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60余件。市纪委监委梳理研判后,督促住建部门核查处置,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对典型案例在全市范围内通报、指导市物业管理协会强化全行业自律;持续关注专项审计核查情况,推动各区住建部门强化日常巡查和监督管理。

  “我们始终以群众满意度为标尺”,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专项整治期间,市纪委监委紧盯责任落实,持续跟踪整治进展,健全全过程监督链条,提升整治质效。通过汇总梳理群众反映,查找共性问题,督促部门精准施策,建立长效治理机制,提升群众获得感与幸福感。

  

  数据

  

  全市1519个住宅物业小区实现公共收益公示率、银行开户率、占用小区公共空间整改率、改变物业服务用房用途整改率“四个100%”。

  对近2年281个小区的821条审计问题线索开展复查,当前复查整改率已达91.6%,力争今年内实现问题“清零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