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厦门日报

新学期 奔跑吧

日期:09-02
字号:
版面:第A10版:视点       上一篇    下一篇

  

  文/本报记者 柯笛 吴燕如 郭睿 杨霞瑜

  薛尧 吴晓菁 林健华

  通讯员 林雅文 李冬梅 吴志群

  图/本报记者 林铭鸿 柯笛 林健华 杨霞瑜

  当厦门一中思明分校的学子将“未来之信”投入邮筒,当闽南乡音的诗词吟诵在莲花小学响起,当金林湾花园实验幼儿园的萌娃敲响开学金锣……昨日,厦门90万名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共同翻开新学期的扉页。

  开学首日,全市各校精心策划红色教育、文化传承等开学活动,用满满仪式感为学子们的成长旅程注入新动力。

  

  传承

  爱国的种子埋进心田

  昨日上午,厦门市松柏小学的开学典礼现场,诗朗诵《闪闪的红星》、情景剧《1937勿忘历史》,一个个节目展演表达了学生们浓浓的爱国之情。象征薪火传承的旗帜传递仪式点燃现场氛围,校长把手中的国旗依次传递给党员、团员、少先队员,最后送到一年级新生手中。松柏小学副校长姚旭希望“铭记历史、心怀家国”的种子植入孩子们心中,学子把爱国情转化为日常行动,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同样将红色教育融入开学的还有园南小学。开学首日,该校为一年级3个班新生准备了特殊的思政课。思政老师选取抗战故事,结合热映的《南京照相馆》电影片段,用孩子们听得懂的语言讲历史、忆先烈。“爱国主义教育是今年的开学主题,会贯穿整个学期。”校长李晓弘说,接下来还将组织唱红歌、讲革命故事等活动,让孩子们明白如今的生活来之不易,从小培养敢当敢为的精神。

  同安区朝阳幼儿园铺开一幅百米长卷,大班幼儿们围坐两侧,用画笔共绘心中的祖国:巍峨的长城,腾飞的火箭……“孩子们把心中的祖国画出来,这比说教来得直观。”园方负责人说。在同安区新民中心小学的广场上,一面由学生亲手制作的“星墙”格外抢眼。大小不一的红色、黄色五角星交错排列,有的写着“愿祖国繁荣昌盛”等真挚寄语。该小学相关负责人表示,这面“星墙”不仅展现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更承载着新时代少年对国家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憧憬。

  

  绿色

  环保教育实践多姿多彩

  一张可降解可种植的种子卡,一张校园愿景卡,是新学期前埔南区小学送给每位学生的见面礼。该校的开学式聚焦绿色生态,不仅鼓励孩子们开展种植活动,还和“教联体”成员单位一起,以“绿色赋能成长,协同共创未来”为主题,策划开展开学游园活动。校长郑海燕介绍,该校“教联体”汇集了来自科技、文化、司法、社会工作等多个领域的42家单位及企业,学校希望借由“教联体”成立,跨界整合多领域资源,为学生搭建校内外学习实践平台,协力护航孩子们快乐成长。

  昨日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湖滨校区的同学们也迎来一场别开生面的“空中开学礼”——应厦外附小湖滨校区邀请,厦门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无人机应用管理大队带来3架无人机,开启“开学第一课”航拍直播,从校园全景到湖滨里的大街小巷,无人机用镜头带回如画的湖景。厦外附小湖滨校区紧邻筼筜湖,校方表示,接下来学校将与筼筜湖保护中心深度合作,开展“湖校共生”环保教育实践,鼓励孩子们争当“小小湖长”,用行动守护筼筜湖。

  竹坝学校近百名学生在猴面包树下迎来“开学第一课”。在同安区三秀山猴面包树基地,孩子们在工作人员带领下观察猴面包树叶片、根系,通过沉浸式生态体验,树立“保护自我、保护自然”的意识。

  

  期冀

  开启新旅程 成为更好的自己

  开学首日,莲花小学开学典礼上响起稚嫩却有力的闽南方言吟诵,《小池》《采莲曲》《爱莲说》等经典作品在乡音中流转。“诗词闽南方言吟诵是非遗代表性项目,我们希望让闽南文化的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副校长胡震宇说,接下来学校将开展更多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提升文学素养与审美能力,让文化传承与基础教育深度融合。

  厦门一中思明分校350岁的古榕树下,一个崭新的红色邮筒格外醒目。初一的黄妤桐、张芷欣和陈思妍结伴而来,将写给自己的信装入印着“未来可期”的蓝色信封,小心翼翼投进邮筒。“希望孩子们进入初中后能明确目标,写下对新阶段的期待。”该校副校长桂林介绍,这些承载梦想的信件将被封存,直到初中毕业前夕再归还给每位同学,让他们回望初心,见证成长。

  厦门市第二幼儿园为孩子们准备了开学“五重礼”:摸苹果祈“平平安安”,拿棒棒糖盼“身体棒棒”,碰橘子望“大吉大利”……孩子们依次领取祝福后,敲响开学鼓,在满满仪式感中开启新的成长旅程。

  

  

  校园新说

  

  幼儿园上新

  两岁半萌娃来读小小班

  本报讯(记者 柯笛)新学期,又有一批幼儿园开办小小班,招收2岁半至3岁左右的孩子,金林湾花园实验幼儿园就是其中一所。

  小小班的第一天,幼儿园安排“认识我的物品”,每个小朋友拿着自己的一寸照片,去找自己的水杯。老师温柔引导小朋友们乖乖接水、喝水,开始全新的幼儿园生活。金林湾花园实验幼儿园园长刘宏艳告诉记者,认识物品也是建立规则的开始,在熟悉物品的过程中建立对新环境的归属感,缓解分离焦虑。

  此外,位于同安区古庄社区的兴国幼儿园水晶分园正式开园迎新,这座以游乐园和童趣为设计灵感的幼儿园,及时解决了片区内水晶溪上、西溪云境两小区幼儿入学问题。

  

  老师有“新手”

  “00后”老师上岗班主任

  本报讯(记者 薛尧)“小朋友们,大家手拉手,一起唱老师教你们的儿歌!”园南小学一年(1)班的教室里,班主任钟翌嘉带着新生边唱边互动,她的“破冰秘诀”正是自己的专业特长:音乐。

  作为“00后”,钟翌嘉是园南小学最年轻的教师。得知要担任一年级新生班主任时,她有些“小焦虑”:“以往班主任多由语文、数学老师担任,我一个音乐老师来做,还是有点压力的。”

  为了做好准备,整个暑假她都没闲着:在社交平台上学习班级管理小妙招,向同事请教如何和家长更好地沟通。“接下来我打算教孩子们合唱,让他们在唱歌的过程中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说起新学期的规划,钟翌嘉眼里满是干劲。

  

  课桌椅更新

  午休更惬意 “躺睡”成标配

  本报讯(记者 杨霞瑜)翻转课桌、拉出搁脚板、调节靠背……学生只需简单几步操作,即可将课桌椅调整为“躺睡”模式,告别“趴桌睡”。在厦门一中思明分校,全校教室均配备可调节课桌椅。

  “椅背后还配有一个小靠垫,躺下时可以当枕头用。”初一(1)班学生陈禹劭说,以他1.6米的身高来说,将椅子调至半躺状态是最舒适的,不过,也有些同学更喜欢调整到“躺平”模式。“既方便又舒适。”学生们纷纷对可“躺睡”的午休环境给予了好评。

  厦门一中思明分校党支部副书记、副校长苏婷婷介绍,全校配备的课桌椅均可秒变午休躺椅,学生可自由选择是否留校午休。“午休安排方面,孩子们用餐回到教室后,会先看15分钟新闻,之后根据个人需求选择休息或者写作业等。”苏婷婷说,午休期间有明确的纪律要求,如禁止大声喧哗和随意走动,每个班级都配备一名教师进行管理,全力为学生营造舒适、安静、有序的午休空间。

  

  暖心护学

  

  走进厦大 医保守健康

  本报讯(记者 张玉榕 通讯员 夏一保)9月1日,厦门市医保局联合税务、教育部门走进厦门大学,在2025级新生入学教育思政大课现场,开展医保政策宣讲“开学第一课”。这已是三部门连续第三年开展“爱心医保进校园”活动,通过主分会场同步联动,覆盖全校1.4万余名新生,持续为学子健康保驾护航。

  厦门市医保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持续优化政策与服务。大学生一个医保年度内综合保障水平达60万元。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医保待遇“不打折”,减轻医疗负担。同时,厦门市医保局鼓励大学生在学籍地参保,对连续参保的新入学大学生,集中参保缴费期内缴纳2026年度保费的,待遇享受期从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12月31日,实现待遇无缝衔接。毕业季已参保缴费的未就业学生,可继续享受当年度大学生医保待遇至当年结束。

  医保联合税务部门率先创新推出“一码直达”参保缴费,参保人本人或代办人可通过微信、支付宝或者i厦门App一键扫码快捷参保和缴纳医保费,方便大学生医保参保缴费。

  

  空地联动 畅通上学路

  本报讯(记者 房舒 通讯员 齐铭)“这边请,地下停车场还有空位,即停即走更顺畅!”昨日7 时30分,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湖滨校区门口,厦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思明大队筼筜中队民警正穿着反光背心,一边挥手引导接送车辆,一边对着对讲机通报车流情况。

  昨日上午,思明交警的“空地联动”格外亮眼:无人机盘旋在厦门市滨东小学上空,实时喊话“请接送车辆即停即走,注意后方行人!”地面上,现场执勤交警、义务交警引导车辆即停即走、安全有序。“在校门口、单行道、主干道等关键点位均布置了护学警力,同时利用无人机快速巡查、实时喊话,提升疏导保畅精准性、灵活性和机动性。”筼筜中队民警张振宇介绍。

  记者了解到,暑假期间,我市交警部门就完成了校园周边“体检”,包括全市140所学校周边交通设施改造。同时,持续紧盯学生集中返校及上下学等重点时段和重点路段,整治校园周边违法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