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厦门日报

高效务实促发展 惠企利民结硕果

日期:08-30
字号:
版面:第A02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文/本报记者 林健华 通讯员 郑素描 胡捍东

  图/同安区效能办 提供

  全市首推“验登合一”审批模式,实现多个项目在7个工作日内一次性领取全部证照,压缩时限近90%;依托“同企云”平台上线“免申即享”事项45项,精准推送政策2.4万条,减税降费及退税8.38亿元;市重点项目土地房屋征收完成情况连续6年保持全市第一名……在同安,高效务实作风贯穿始终,惠企利民实事加速落地,机关效能建设水平稳步提升。

  近年来,同安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效能建设的重要论述,持续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紧扣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奋力拼搏、奋勇争先,不断提升机关效能建设质效,为厦门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同安力量。

  

  审批提速提效 项目落地快人一步

  

  7月中旬,葛兰瑞克大健康科技产业基地主体工程封顶,一座现代化、智能化、规模化的高端滋补品产业基地正在同安区新民片区崛起。

  这是厦门首宗“交地即整体开工”项目,从项目落地之初就被注入了高效基因。去年8月,该项目实现“四证同发”,在这背后,从选址确定,历经农转用、招拍挂、四证办理到开工,用时不到5个月,相较以往同类项目办理时长缩短7个月以上,有效加快企业扩大产能的步伐。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往往被视为“审批第一难”。为了打破“顺时一家一家走流程”的传统做法,同安区打通审批涉及部门壁垒,变“串联”为“并联”,推行工业项目“多证同发”套餐式服务模式,成为同安区持续擦亮“全馨办”服务品牌的有力印证。

  近年来,同安区“全馨办”团队累计为1734个项目提供帮代办服务,一个个压缩时限的实际案例不断涌现:试行“拿地即开工”模式,助推厦门时代项目从摘牌到开工用时仅12天;试办分期联合验收新模式,助推海辰项目(一阶段)从开工到竣工投产用时400多天,比合同约定提前500多天……

  新模式、新效率、新作为,彰显同安刀刃向内的改革勇气。同安区持续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主线,以制度创新、数字赋能、要素保障、法治护航为抓手,继续打造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亮点做法,推动营商环境呈现“指标进位、企业点赞、经验可复制”的良好态势。  

  

  直面企业诉求 服务质效持续升级

  

  云上办税,免去“进厅上门”,是众多同安企业点赞的做法。去年,同安区在全国首创“集成式办税云枢纽”,将政策咨询、诉求响应、远程帮办等前端税费服务业务纳入集约化管理,以“内部联动”代替“群众跑动”,实现纳税人一键通达税务各科室和相关人员。

  一组数据可以看出同安区税务局“集成式办税云枢纽”运行实效:实现各类税费服务渠道接通率提升至98%以上,服务纳税人缴费人超50万人次。其中,征纳互动服务累计开展智能互动近19万户次,人工互动近3.5万户次,实现4423户次跨部门联动处理审核审批事项“即时办结”,远程线上帮助纳税人缴费人办理原必须到所属地区处理的事项4539户次。

  创新服务举措、化解企业难题,同安一直放在心上。4月以来,同安区推行企业“窗外”事项协调服务机制,聚焦企业“进不了窗口”合理诉求,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窗外”事。这意味着,企业在全生命周期运行中,不违反法律法规、有事实依据、有助于经济发展的相关合理合规诉求,均可申请办理。

  剖析企业无法办理增资扩产手续的问题,通过专题协调化解堵点;扩大光伏板项目豁免范围,为光伏设备推广应用提供政策支持;破解企业道路退让红线难题,并将个案经验上升为制度效能……截至目前,同安区累计办结67条“窗外”事项,一些看似棘手、少见的企业诉求得以妥善解决。

  如今,“企业出题、政府解题”成为常态。同安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秉承“企业需求就是行动号令”的理念,以“解决一个问题”推动“一类服务优化”,以“一次用心回应”赢得“十分满意口碑”。

  

  聚焦便民利民 群众办事更加省心

  

  日前,同安区残联工作人员和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同安院区评定医师,在莲花镇工作人员带领下,走进因车祸瘫痪在床的曾某家中,全面了解其残疾状况,给予康复指导,并通过政务平台共享数据,衔接其低保与后续残疾人“两项补贴”申领。

  也就是说,曾某在家中就完成了评残程序及各类精准服务,成为同安区创新“套餐式”助残服务的缩影。该区通过“三单合一”打造“一窗受理”模式,整合残联、民政、卫健等19个部门573项业务,在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残疾人专用无差别综合窗口,同时打破地域限制,推出残疾证相关6项事项“跨省通办”。今年上半年,同安区累计为1万余名残疾人提供个性化服务,受益者都表示“满意”。

  当下,同安区“高效办成一件事”正从服务理念蜕变为触手可及的便民实践。同安区政务服务中心已设立“一件事”综合服务专区,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同步设置专窗,覆盖社保、医保等高频事项。通过关联事项打包集成,群众只需到一个窗口、填一张表单、交一套材料,即可办成跨部门业务。

  355类证照实现“免提交”服务新突破,让办事从“带证跑”升级为“刷脸办”。截至6月,同安区“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体系累计完成线上线下办件1.59万件。

  从“多地跑”到“一窗办”,从“纸质证”到“电子码”,同安区正以“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为支点,撬动政务服务全域升级。今后,同安区将持续深化“跨域通办”“无证明城市建设”等创新举措,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成为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