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厦门日报

蝉鸣唤醒“双抢”记忆

日期:08-25
字号:
版面:第A12版:城市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山泉

  入伏后的蝉鸣越发嘹亮,这夏日的交响乐倏然唤醒我记忆深处关于“双抢”的篇章。

  对于经历过农村生活的人而言,“双抢”二字承载着太多汗水和收获。大暑至立秋这半个月,农人要在炙热的骄阳下完成早稻抢收与晚稻、地瓜抢种的双重任务。这种挥汗如雨的劳作,既饱含艰辛,又孕育着希望。

  从小暑开始,早稻渐渐染上金黄。沉甸甸的稻穗低垂,仿佛在向哺育它们的土地鞠躬致谢。大人们也忙碌起来:翻出布袋、磨利镰刀、检修打谷机、平整晒谷场,连生产队的耕牛都喝上了滋补的黄酒。

  抢收是“双抢”的首场硬仗。若不及时收割,熟透的谷粒会自行脱落;若遇台风暴雨,倒伏的稻谷更会大幅减产。开镰当日,天刚蒙蒙亮,我们便随大人下田。几人一列,弯腰挥镰,身后很快垒起一垛垛稻捆。打谷机随即轰鸣运转,青壮年们两人一组,脚踏踏板,手持稻束,身体随着机械节奏起伏跃动,宛如舞蹈。镰刀声、机器声、吆喝声在田野间交织成独特的劳动交响曲。夕阳西下时,山路上挑粮的队伍绵延如长龙,蔚为壮观。

  抢种同样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老家因水源有限,晚季多种地瓜。收割后要立即翻耕田地,将稻茬聚拢焚烧作肥,再把整块田分割成一垄垄地瓜畦。插苗时,我们小孩负责运送地瓜苗,大人则跨立垄上,一锄一苗,动作娴熟。插苗后的几天里,我们还要负责浇水、插树枝遮阴等轻活。

  “双抢”之苦,最是那毒日头的暴晒。弯腰劳作时,背部完全暴露,活脱脱成了“太阳能接收器”,脱皮是家常便饭。稻穗上的细粉混着汗水粘身,更是奇痒难耐。然而每日4-5个工分的收获,特别是中午那顿香喷喷的“集体饭”,却是童年最甜蜜的期待。

  生活总如硬币的两面。“双抢”虽苦,但收获的喜悦与播种的希望,始终在农人心头燃着不灭的热情。这段经历,也化作我人生路上永恒的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