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厦门日报

生成式短视频助力两岸文化融合发展

日期:08-25
字号:
版面:第A07版:理论在线       上一篇    下一篇

  

  ●徐晨 张晓琪

  厦门要继续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就要积极推动两岸各个领域融合发展,尤其是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数字化时代,生成式短视频凭借其技术门槛低、真实体验感强、个性化与精准表达等特性,迅速渗透到社会生活中,并以其新的传播逻辑悄然重构媒介生态,成为当前传播媒介的一股重要新兴力量。顺应此趋势,如何利用生成式短视频的思维和技术助力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文化融合,成为当前亟待探索的重要课题。

  生成式短视频的创新优势

  真实情景再现,实现共情传播。依托智能语义解析与多模态生成技术,生成式短视频凭借“历史影像活化”,实现静态文化资源的动态转化,将抽象的文化意涵转化为具象感知。基于此,生成式短视频得以突破物理时空限制,将现实中难以实体呈现的场景进行沉浸式构建,通过多感官协同传播机制,提升了受众的临场感与代入感,强化情感共鸣深度,为增进文化认同提供创新技术支撑。

  要素资源重组,焕新文化图景。生成式短视频工具通过简化摄制流程、降低专业技能依赖,有效扩大了文化创作主体范围。依托智能要素重组技术,生成式短视频将不同文化符号转化为可供用户动态组合的“元素超市”,使各类特色文化形态获得创新呈现渠道。在表达范式上,各类文化内容均可解构为标准化数据单元,支持用户进行创造性组合生成,为文化创新呈现提供技术基础。

  定制个性表达,精准传输信息。生成式短视频支持用户基于个体偏好动态调整内容要素,实现创作端的个性化定制。在传播端,系统通过整合受众兴趣特征与社会属性构建用户画像,依据差异化需求提供定向内容服务。对于情感等复杂要素,平台可通过语义特征、语调变化、画面时长等参数的耦合分析进行量化识别,并将结果映射为推送策略的优化参数。生成式短视频显著提升了信息传播精度与扩散效能,进而实现价值内容的指数级裂变传播。

  两岸文化融合的坚实基础

  夯实文化底座。闽台传统文化是两岸共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促进两岸融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两岸传统文化景观应当与现代景观相互辉映,其中所包含的建筑形态、生活方式、精神风貌等也可以进一步融入日常生活。虽然记忆本身是难以触摸、非固定化的实体,但通过不同方式的活化传承,闽台传统文化依然是情感的坚实载体。流行文化的传播并不能撼动传统文化的地位,反之传统文化可以借鉴流行文化的娱乐属性和“新奇体验”,守正创新,提升对年轻一代的吸引力,从而加强两岸民众对闽台文化内涵的系统感知,对两岸文化融合发展的认知。

  发挥政策优势。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根本目的是要增进两岸同胞的亲情和福祉,促进产业融合和心灵契合,实现两岸同胞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两岸融合发展是通向和平统一的重要途径,是造福两岸同胞的康庄大道,需要凝聚两岸同胞力量共同推进。应发挥政策效力,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以两岸同胞福祉为依归,进一步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广泛汇聚共同迈向和平统一的磅礴力量。两岸同胞以文化为纽带,共同把握历史大势,坚守民族大义,相向而行、携手并进,共创中华民族绵长福祉,共享民族复兴伟大荣光。

  赋能融合发展的文化图景

  再现文化真实情景,凝固两岸集体记忆。两岸同胞有共同的血脉、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历史。推动两岸文化融合,生成式短视频可以通过两岸共同文化的符号串联与情境再现,强化文化记忆,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方面,生成式短视频通过动态场景生成技术将两岸地方志文献转化为沉浸式历史场景,如重现一些历史场景等,有效弥补历史影像资料不足的缺憾。另一方面,生成式短视频借助跨媒介记忆活化系统将个人珍藏的老照片、家书等珍贵史料,通过AI技术生成栩栩如生的数字人口述历史,让尘封的记忆重获新生。

  吸引民众共同创作,深化两岸文化交流。两岸同胞要加强文化交流,发挥各自优势,共同传承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生成式短视频以其技术低门槛的特性,吸引两岸民众共同参与创作,从不同视角创新文化表达,实现情感共鸣,为两岸文化交流增加新路径。具体而言,可通过策划创作生成式短视频文化活动,促进两岸文化交流:比如共建“两岸文化共创云”,依托各类海峡两岸高校大学生短视频研习活动,如开展海峡两岸非遗短视频创作营,采用同一主题策划或自选题目创作等形式,在体现历史真实性的同时促进情感和叙事交融;二是强化共同叙事,在算法层嵌入“交叉视角”,要求在短视频编辑环节使用双方一致认可的素材,在共同创作中形成“你中有我”的叙事共建。

  有效破除信息茧房,促进两岸文化融合。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园。可运用生成式短视频技术突破同质化传播局限,以精准化传播破除信息茧房,探索两岸文化融合新路。具体而言,生成式短视频可通过以下创新应用推动文化认同:一是依托中华文化基因库,通过抖音、小红书等两岸文化交流新载体,用闽南话、古籍图文、非遗影像训练专属模型,实现内容颗粒度与岛内受众兴趣的精准匹配,逐步突破既有信息茧房。二是建立创作者“激励池”,优质作品经算法加权向两岸年轻人传播扩散,形成更有影响力、凝聚力的文化叙事。

  (作者单位: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叙事论证视角下的讲好两岸故事研究”【FJ2023C072】、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社科类一般项目“涉侨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研究”【JAS22061】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