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报记者 陈冬 通讯员 邱乐
图/市文联 提供(除署名外)
在中国文艺发展的历史长卷中,有三场会议犹如三座灯塔,分别指引着不同历史时期文艺创作的根本方向——1942年,毛泽东同志发表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播撒下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初心;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文艺繁荣发展指明前进方向;2023年,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新时代文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1950年8月23日,厦门市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宣告厦门市文联正式成立。这一时刻,标志着厦门文艺工作者有了自己的组织家园,更意味着文学艺术事业在鹭岛这片土地上将迎来前所未有的繁荣与发展。
七十五载风雨兼程,厦门市文联始终与时代同频,坚定不移地贯彻“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切实履行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的基本职能,聚焦厦门打造文化强市,大力推进“文化中心、艺术之城、音乐之岛”建设。一代代厦门文艺工作者以画笔描绘渔村巨变,用文字记录特区传奇,借歌声传唱城市新韵,凭镜头定格鹭岛风华……这些饱含深情的艺术创作,既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共同绘就厦门文艺发展的壮美画卷。
如今,闽南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特区创新的时代精神水乳交融,让传统艺术焕发新生,使当代创作彰显自信。立于时代的新坐标,厦门文艺工作者正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艺术语言讲述中国故事的厦门篇章,为铸就新时代文艺高峰贡献着特区力量。
凝心聚力 与时代同向同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75年来,市文联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引领厦门文艺界凝心聚力,与时代同向同行,在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的二十大召开、新中国成立75周年等重大时间节点、重大历史场景中有计划地参与策划和组织,通过征文、文艺演出、大型美术、书法、摄影展以及文艺评奖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展现新作为,书写新篇章。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厦门的文艺工作者就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各项事业中。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市文联团结带领全市文艺工作者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到火热的建设第一线去感受、体会时代巨变的旋律,为厦门改革开放以来的惊天巨变留下一份份“映象”记录。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文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其中,原创音乐歌曲《春风拂过筼筜湖》作为“与人民同行”中国文艺志愿者助力区域协调发展原创行动的重要成果,生动展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厦门的实践成果,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这些不同时期的文艺实践,既体现了厦门文艺工作者一脉相承的使命担当,也展现了文艺事业与时俱进的发展轨迹。
当前,厦门市文联有作家、戏剧、音乐、美术、书法、摄影、曲艺、舞蹈、电影、电视、民间文艺、评论等12个文艺家协会,此外还有6个区文联、6个行业企业高校文联以及6家挂靠的文艺社团,共有各类会员1万多名,展现了厦门文艺事业的繁荣与兴盛。
坚守初心 勇攀文艺创作高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
75年来,一代代文艺工作者与特区同呼吸共命运,与时代同进步共发展,与人民心连心共奋进,紧扣“文艺精品创作高地”目标,涌现出一大批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精品力作——
歌仔戏《邵江海》《蝴蝶之恋》《侨批》、高甲戏《阿搭嫂》《大稻埕》等一批优秀剧目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其中,高甲戏《阿搭嫂》、歌仔戏《侨批》还被拍成戏曲电影,《阿搭嫂》获得第3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提名,实现厦产戏曲电影在金鸡奖上“零的突破”。一大批编、导、音、舞、演及理论荣获“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等奖;
现任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教师张玉惠的漆画《织情叙意》《盛世花开》分别获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暨“中国美术奖”金奖和第三届“中国美术奖”金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美术界各画种所有获奖者中唯一两次获得中国美术奖金奖的作者。在去年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厦门取得含进京作品7件在内的60件作品入选的好成绩;
舞蹈诗《沉沉的厝里情》获文华优秀剧目奖、第九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舞蹈诗比赛作品金奖,现实题材舞蹈诗《厦门故事》舞段《春会来》荣获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当代舞奖等;
书法家王元、连明生、王文吉、刘堆来、陈胜凯、叶韶霖和学者叶梅等获得中国书法“兰亭奖”;何况获得首届鲁迅文学奖,是迄今为止厦门唯一获奖作家。李秋沅长篇儿童小说《木棉·流年》获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刘岸长篇小说《子归城》 上榜第三届福建省中长篇小说双年榜;厦门市摄协常务理事陈茂盛获第十三届中国摄影金像奖,是厦门摄影家第一次获此殊荣……
从“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到梅花奖,从曹禺戏剧奖、金鹰奖到金钟奖,从群星奖、蒲公英奖到牡丹奖,再到全国美展、书展、摄影展等重要奖项,厦门文艺工作者屡获殊荣。这些丰硕成果,既是历代文艺家们不懈追求与创新的结晶,更是厦门文艺事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
守正创新 擦亮文艺品牌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必须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近年来,市文联不断擦亮文艺活动品牌,大力提升“厦门文艺标识”影响力。一批“常驻”厦门的“国字号”品牌活动——“中华情·中国梦”中秋展演系列活动、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画说厦门·光影彩墨”电影家与美术家作品邀请展、“一城春色半城花”美术名家厦门采风写生暨写生作品展等,以及第四届全国正书大展、第16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典礼、第十三届海峡两岸曲艺欢乐汇、“与人民同行”文艺志愿服务原创行动走进厦门等在厦举办的重要活动,由市文联作为主或承办方与中国文联及相关全国文艺家协会紧密合作打造,彰显出城市强大的软硬件实力与强大吸引力。
每年,市文联参与举办和推动的市级以上本土特色文艺活动达到30余场,如福建省花鸟画展,红土地、蓝海洋文学笔会,市民文化汇,鼓浪屿诗会,鼓浪屿音乐季和闽南文化进校园等,在提升市民文化素养、推动厦门文旅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市文联还以常态化文艺交流矩阵为两岸融合发展“发力”,举办海峡两岸文学笔会、海峡两岸书法家送福写春联等。去年,市文联为主承办中国文联“今日中国”艺术周系列活动之中国厦门民间艺术精品展,在哥伦比亚卡塔赫纳市举办,实现厦门民间工艺精品展走出国门的突破。
扎根人民 创新形式文艺惠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市文联75年来始终如一,坚持文艺创作必须深深扎根于人民和生活的土壤,从中汲取营养。
每年春节,厦门书画院、市书协都会组织书画家到我市边远农村开展书写春联等文化下乡活动;每年八一建军节,市文联都组织艺术家深入部队开展文艺演出、赠书等慰问活动;在元旦、春节、劳动节、国庆节等重大节庆期间,坚持在环岛路音乐广场等场所,举办“春到鹭岛”“劳动者欢歌”“祖国歌甜花香”等各类广场文艺活动;市民协利用承办各种活动之机展示厦门民间文艺风采;市视协连续多年推出“欢喜大围炉——两岸闽南话春节晚会”,在两岸乃至全球泛闽南文化圈产生 “闽南话春晚效应”……
市文联不断创新“送文化、种文化、育文化、兴文化”的文艺惠民模式,设立“准入退出”制度常态优化40个市文联服务点,700多名文艺服务志愿者按需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为群众带来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同时提升闽南戏曲进校园、作协名家进校园、民间文艺进社区等本土品牌,举办“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周末戏相逢”等活动,让优质文艺资源直达基层,把更丰富、更对味的文艺送到群众家门口。
以人为本 构建温馨文艺之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联、作协要深化改革,工作向基层倾斜,服务向最广大文艺工作者拓展,改变机关化、行政化倾向,不断增强组织活力。
市文联作为党领导下的文艺界人民团体,不仅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桥梁纽带,更是全市文艺工作者的温馨家园。多年来,市文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更好地履行“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的职能,努力为全市文艺工作者构建一个和谐、温馨、充满活力的家。在“家”的怀抱和温暖中,一代又一代的文艺工作者紧密团结在一起,拧成一股坚韧有力的绳索,汇作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
市文联以创建“艺心向党、艺鹭为民”党建品牌为牵引,深入开展“党建+文艺活动”“党建+文艺创作”“党建+志愿服务”“党建+乡村振兴”等行动,将党建工作更好地融入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实现“5个常态化”,即常态化推动文艺家协会兼合式党支部组织特色主题党日活动,常态化组织文艺家党员扎实开展精准“双报到”、带动广大文艺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常态化组织文艺家开展特色文艺沙龙,常态化开展走访慰问、实地调研、政策宣介、文艺维权等联系服务文艺家行动,常态化聚焦重大时间节点和重要节日开展主题文艺创作、主题文艺展演,将广大文艺工作者凝聚在党旗下,建设好“文艺家之家”。同时,市文联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推进作风建设不断走向深入,近年来举办“文艺大讲堂”,定期邀请文艺名家和知名教授授课辅导,常态化开展市文联干部培训班。
全面延伸工作臂膀,加大工作覆盖力度。近年来,市文联积极关注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出台“文艺两新”八项扶持举措,推出“文艺英才计划”,让“文艺两新”这一最大变量成为最大增量,率先建成1个国家级“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基地、24个省级新时代文艺实践地,走在全国前列。
市文联利用新媒体优势,开设“厦门文联”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已推出文章和视频超4000条。同时在移动电视开设“艺屏新视界”,加大对全国性文艺评奖和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最美文艺志愿者等先进典型宣传推介力度。市文联被评为中国文联《文联工作通讯》组织工作先进单位,以及福建省文联系统文艺宣传先进单位。
市文联始终牢记人才是事业之基,以文艺家协会换届契机,大力推动一批有担当有能力有影响力的“文艺领军人物”进入协会主席团,激活文艺创作一池春水。编撰发行《厦门文学艺术人物系列专辑》丛书,为郑小瑛、魏传义等50位艺术家出版专辑,让德艺双馨的艺术名家成为道德标杆、行业榜样。
初心如炬,拥抱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市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始终牢记文艺工作者培根铸魂的崇高使命,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紧紧围绕“做人的工作”这一核心任务,深耕鹭岛闽南文化沃土,热情讴歌新时代伟大实践,豪迈书写时代精气神,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为时代放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