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厦门日报

稻花香里说丰年

日期:08-22
字号:
版面:第A12版:城市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炎炎盛夏,太阳像火球悬在空中,田里的稻穗被晒得金黄,沉甸甸的,低垂着头,空气中弥漫着湿热和稻香——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早稻收割季。现在收割稻子已实现了全面机械化,但在我小时候,割稻子靠的都是人工,唯一的机器就是打谷机了。

  小时候,每到水稻收割时节,亲戚们都会互相帮忙,老的少的全家总动员,团结协作忙得不可开交。出发前,母亲总会拿出草帽和袖套,给我和弟弟戴上,抵御酷暑暴晒的同时,防止我们的手被稻子割伤。当然,等忙活起来,我们总是干得热火朝天、忘乎所以的,袖套便悄摸摸往上跑,最后手腕上还是会带着几条被稻叶划出的“勋章”回家。

  收拾好工具,父亲、母亲便骑车载着我和弟弟,来到田里跟“大部队”会合,大家开始分工协作。娘子军们负责割稻子,她们站成一排,一人负责一个方阵。只见她们弯着腰,左手抓住稻秆,右手紧握镰刀,随着镰刀划过,稻子便齐刷刷一摞摞躺倒在田间。

  父亲和二姑丈在田间安置好打谷机,随后,他俩一左一右站上打谷机的踏板,这一天正式的“战斗”便打响了。他俩娴熟地接过左右两边递过来的稻把,将稻穗甩向飞快滚动的滚轮,伴随着“噼里啪啦”的撞击声,谷粒如雨点般落下,最后落入大大的木桶中。他俩的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短短几秒钟,一大把稻子便脱得干干净净。大姑丈则守在打谷机后面负责掏谷装袋。

  我们这些小孩自然是负责当搬运工。我们在湿漉漉的稻田里忙碌奔跑,轮流递上手中的稻把,丝毫顾不得脚上沾满了泥巴。我们默默形成了两个战队,互相暗暗较劲谁抱的稻子多,两两比赛谁先跑到打谷机前,在斗斗笑笑中忘记了身体的疲惫,不知不觉,田里的稻子已收割大半。

  休息的时候,大家在田埂上坐成一排,大人们摘下草帽扇着风,大口大口地灌着凉白开,小孩们则是人手一瓶菊花茶。我们都舍不得一口气喝完,用吸管小口小口地吸着,一个个喝得津津有味。大家一边吃着面包补充能量,一边擦着汗说说笑笑,享受片刻的放松,休息一会儿,又得投入到繁忙的劳作中了。

  日出而作,日暮而归——我们流下的是辛勤的汗水,收获的是丰收的喜悦。那个年代,家里的每一粒米,都凝聚着一家子辛勤劳作的汗滴。如今,家里虽早已不再种地,但那时候的齐心协力和互相帮助,却始终是我难以忘怀的珍贵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