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朱银端
机关效能建设水平直接关系一个地方的发展、营商环境、人民福祉。机关效能建设是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抓效能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效能。
要贯彻机关效能的系统性思维。“机关效能”的提升与转化,要立足构建“有解思维”,进行系统推进。从前瞻谋划、部署推动到一以贯之、纵深推进,从以点带面、重点突破到系统施治、标本兼治,从问题倒逼、督促落实到主动作为、常态长效,立足系统思维,以机关效能建设,牵引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效能优势、发展胜势。
要落实机关效能的基础性制度。制度规范是效能建设的基础和根本保证。要保证机关效能的长期性稳定性,根本措施要加强立法。2001年《福建省政务公开暂行办法》在全国以第一个省政府令的形式颁布,增强了开展政务公开工作的权威性和规范性,《福建省机关工作人员效能问责办法》《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行政审批标准化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法规,进一步推动政府工作效率的全面提升。
要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理念。考核工作的成效如何,真正的检验者是群众,要看群众欢迎不欢迎,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考核要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为依归,在考核中坚持以群众呼声强烈处为着力点,以提高公务员素质和改善服务为重点,以从严治党和依法行政为手段,将效能建设推向深入。各部门要有公仆意识,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提高为人民服务的主动性。
做好政务服务的“民心工程”。机关效能制度建设是一项系统事业,更是一项民心工程。机关效能制度建设最终目的是解决效率问题,解决廉政问题。做好政务服务的民心工程,关键是要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高效处置、及时反馈。要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及时改进工作,使得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