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厦门日报

坚守为民初心 交出暖心答卷

日期:08-22
字号:
版面:第A05版:都市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文/本报记者 王玉婷 通讯员 雷培蓓

  图/翔安区城管执法局 提供

  一场场演唱会外围,他们深夜值守、清晨备勤,用坚守与担当,守护观众的每一份热爱;一面面锦旗的背后,他们用心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当起“工地参谋”,为辖区各项目建设保驾护航;一次次接访活动中,他们化身贴心的“专属顾问”,当好答疑解惑“好帮手”,努力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今年来,翔安区城管执法局深入落实城市管理“721工作法”(用服务解决70%问题、用管理化解20%问题、仅用执法处置10%问题),坚持执法为民,有效破解一系列城市管理难题,为翔安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城管蓝”的智慧与力量。

  

  镜头1

  一场场演唱会中的温情守护

  

  “非常感谢城管大哥及时伸援手!”上个月,周杰伦2025嘉年华世界巡回演唱会厦门站结束后,网友“小白”在网络平台上发布了一篇感谢帖。

  当天晚上,“小白”从岛内开车前往翔安观看演唱会。“胃不舒服,出门前没吃东西,只吃了颗胃药。等到演唱会结束出来时,可能是胃痛加上低血糖,腿都是软的。”“小白”说,刚走到场馆出口,她就看到不远处翔安城管设置的便民驿站。

  “一看到这个便民驿站,我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城管大哥得知这一情况后,不仅从药箱里帮我找到了胃药,还开车把我送到了停车场……”“小白”在帖子中点赞,“翔安城管上大分!”

  “一场接一场的音乐盛宴,不仅是歌迷的狂欢,更是对城市管理精细度与应变力的严苛考验。”翔安区城管执法局局长曾文雄说,如何凭借硬核保障与暖心服务,守护每一场演唱会顺利举办,这是翔安城管一直思考的问题。

  “在多次服务保障工作中,我们形成‘内外结合、动静结合、疏堵结合’的工作模式,在加强对展辉路等内部重点区域服务保障的同时,还前移关口,与交警部门建立协作机制,从源头上把控风险。”翔安区城管执法局副局长周长江告诉记者,该局还在地铁口等重要点位,安排执法人员定点定岗定责值守,确保每一场演唱会都能圆满举办、秩序井然。

  每场演唱会的外围,都能看到“城管蓝”的身影——早上6点,执勤队员提前到岗,在地铁3号线国际博览中心站进出口开展电动自行车疏导整治工作,对换乘市民进行引导;晚上10点演唱会结束后,他们穿梭在会场周边,规范摊贩经营秩序、规整地铁口周边电动自行车停放秩序,确保观众平安有序离场后才整队收工……数据显示,去年首场演唱会至今,翔安区城管执法局累计出动执法队员近3000人次,为70余万名歌迷保驾护航,保障50余场演唱会顺利举办。

  

  镜头2

  一面面锦旗背后的贴心服务

  

  今年一开年,翔安区城管执法局金海中队陆续收到施工单位送来的9面锦旗,上面写满点赞的话。

  “你们的执法既有力度,又充满温度。锦旗不仅是感谢,更是对城管大哥辛勤付出的认可。相信在你们的支持、护航下,我们能打造出更多精品工程!”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生产经理王春晖送上锦旗,嘴里不停地道谢。

  “各个企业项目开工前,都有难处。如果早一点帮他们厘清审批流程,就能让施工单位在建设中少走弯路。”金海中队相关负责人刘冠宇说。为此,中队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从前期的施工许可、渣土运输许可等审批手续开始,全程“手把手”指导。施工过程中,执法队员还化身“工地参谋”,从围挡设计美观性到物料堆放合理性,给出专业的建议,帮企业打造文明施工样板。

  施工中,为解决扬尘和噪声等“老大难”问题,金海中队创新推行“管前学”“动中整”“查中改”——定期组织工地负责人与施工人员参与城市管理法规、文明施工知识培训交流,严格检查渣土覆盖、湿法作业、装卸喷淋、物料覆盖等施工环节。同时,与企业一起制定错峰施工方案,调整设备使用时间,既不延误工程,也能把对周边市民的影响降到最低。

  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金海中队的做法只是一个缩影。近年来,翔安区各项目建设高歌猛进,翔安城管各中队通过一系列创新且务实的举措,在城市建设与市民生活之间寻找平衡。

  5月16日上午,新圩中队走进高新停车产业园项目工地现场,重点围绕渣土处置、扬尘治理等方面开展普法宣传。

  针对部分工人反映工地周边餐饮选择少、用餐不便等问题。新圩中队立即走访,了解工人数量和就餐情况,协调属地政府部门在工地中心地带设立临时用餐点。“有了规范点位,我们可以安心做生意。工人吃完饭,我们也会注意把现场卫生打扫干净。”快餐摊主许伟明说。

  

  镜头3

  一次次面对面的暖心沟通

  

  

  群众的事,要办,而且要办好!今年,翔安区城管执法局开展“城市执法接访日”活动,由领导进驻,面对面与群众沟通,切实解决好群众的烦心事。

  “新店菜市场前后门进出口,斑马线上,小摊贩和小货车占道经营,影响通行,希望能得到处理。”在1月份开展的首场“城市执法接访日”活动中,当市民提出问题后,翔安城管立即安排执法人员前往现场执法。

  “我们将加强日常巡查和管控,建立长效机制;此外,还将通过设置警示牌、丰富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摊贩和货车司机的法律意识和文明意识,让他们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和市场秩序。”翔安区城管执法局副局长吴爱明反馈道。

  “真没想到,局领导过来接待了。这下,我们就更放心了。”“城市执法接访日”活动中,翔安区城管执法局积极主动的态度,让来访群众感受到城管部门为人民服务的坚定决心,纷纷点赞。

  这样的接访工作,绝非“一阵风”,而是形成一套稳定机制——翔安区城管执法局领导每月17日到镇(街)接访,中队长每周三到村(社区)接访,机关统筹跟进、督查接访的落实情况。

  通过开展接访活动,及时、全面地掌握城市管理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做到早发现、早解决,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事事有答复、件件有回音”,切实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除了面对面答疑之外,翔安区城管执法局还在全国首创将“阳光执法码”技术深度应用于城市管理领域,既有效减少城管执法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提升执法透明度和公信力,又让市民更直接、深入地参与到城市管理工作中来。

  今年来,“阳光执法码”的覆盖面逐步扩大。“我们想要进一步探索数字管城、为民服务的新路径,通过为每名城管人员、每辆执法车等生成专属‘阳光执法码’,构建起集身份核验、问题上报、进度查询、服务评价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管理平台。”周长江介绍。

  据悉,群众扫码即可获取执法队员信息及适用法律条文,并动态关联案件查询二维码、专属投诉建议链接及所属中队24小时举报热线。每起执法案件结束后,自动推送评价二维码,群众可对执法态度、处理效率、结果满意度进行评分,并设置文字反馈入口,增强与城管部门的沟通。“阳光执法码”上线以来,案件信息公示率、群众通过公开渠道首次反馈处置时效均得到明显提升。

  更值得一提的是,系统优化层层派件的传统举报模式,群众可通过“随手拍”转发给片区队员,或直接拨打中队电话,大幅缩短案件处置时间。“阳光执法码”上线以来,平台共接收投诉举报200余起,平均响应时限缩短10分钟,案件处置满意率达9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