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刘艳)把海边洗脚池打造成有创意的服务设施点;培育空中交通新业态,让厦门低空经济展翅高飞……市发改委联合本报征集“十五五”规划意见建议,市民、专家踊跃建言,外地游客也发来“金点子”。
碧海蓝天、金色沙滩、葱郁绿树,一位湖南游客去年7月曾到厦门旅游,环岛路美丽的风景,让她至今难忘。“当天,我们在海边玩了很久,要回酒店时,发现找不到洗脚池。找了一会,终于找到了,却发现很多人在排队。”为此,她提出建议:厦门海边游玩的人很多,能否针对游玩后的清洁难题进行微改造?
她说:“海边可以提供数量更多的洗脚池,甚至可以把洗脚池打造成有创意的服务设施点。比如,卡通洗脚池、自助冲脚桩等等。城市治理的温度,常藏于细微之处。相信这个改变,会给游客带来惊喜。”
意见建议中,既有着眼于细微处的微改造,又有涉及产业发展的宏观思考。
“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形势下,各地纷纷谋划及布局低空经济,厦门应抓住发展低空经济的战略机遇期,系统谋划布局低空经济产业链。”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科研副院长黄玥为厦门低空经济出谋献策。
在他看来,厦门作为我国重要的港口城市及岛屿城市,物流产业发达,低空运输应用需求较大。政府可主导牵引低空飞行服务业发展,支持发展“低空+”产业融合新模式,支持低空飞行器,包括有人机、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直升机等,在旅游观光、城市安全、消防、空间测绘、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等场景的应用,优先应用于市政领域。进一步丰富城市空中交通的商业运营模式,培育空中交通新业态。他同时建议,发挥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学科优势,校地共建低空经济管理运营平台、联合培养低空人才和促进低空相关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助力厦门低空经济展翅高飞。
此次征集活动将持续至今年10月31日。来吧,献出您的宝贵意见,您的“金点子”“好声音”,有可能就是厦门发展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