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6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厦门日报

真相遮不住

日期:08-15
字号:
版面:第A12版:天下       上一篇    下一篇

  

  ●林冰彬

  日本前国脚本田圭佑,曾是绿茵场上的关键先生,近日在社交媒体上连续“反转”——

  8月8日,他轻率转发日本右翼政客石原慎太郎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视频,并附上“我也这么认为”的评论。网友们列举《拉贝日记》《魏特琳档案》等史料痛斥其无知。24小时后,剧情陡转,39岁的本田圭佑贴出多国历史文献,包括中国官方伤亡记录、日军战场日志、西方记者现场报道等。多国多语言文献相互印证,本田圭佑不得不认错:“查阅这些资料后,我必须承认南京大屠杀真实存在,我错了。”但没过多久,8月12日,面对日本右翼的辱骂浪潮,他或许是迫于压力,又发文称事件“难以下结论”。

  短短几天内,本田圭佑分饰三类人,体现了某些日本人对这段历史的认知困境,甚至可以说是日本国内对这段历史的三种叙事的缩影,暴露出日本在历史教育方面存在系统性缺失。日本一些教科书长期将南京大屠杀模糊为“南京事件”,右翼势力更是妄图掩盖真相,导致本田圭佑轻率下结论。接着他的认错也并非流于表面,而是基于丰富的史料。后来他“难下结论”的退缩,也体现出日本单一个体纵使心有良知,在日本右翼的压力下选择妥协。

  实际上,在日本政界,许多政客多年来通过供奉祭品甚至参拜靖国神社作为政治表态以维持政治地位,典型的如前首相小泉纯一郎,从初期在卢沟桥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表达歉意,到后期妄图把日本自卫队变成“名副其实的军队”。稍微有反省认错倾向的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和如今首相地位难保的石破茂,则被视为异类遭到排挤——执牛耳者尚且如此,普通人更不必说。

  不可否认,确实有许多有良知的日本人愿意反省认错,但个人表态终究无法替代国家意志。追根溯源,日本自上而下缺乏对犯下的历史错误和罪行的追责,战争的始作俑者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清算,反而获得较高的评价,甚至能在日本一些文艺作品中成为正面人物。作为一个国家行为体,日本何时能真正认错?世界人民都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