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6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厦门日报

体验摘菜乐趣 学习挑菜妙招

日期:08-15
字号:
版面:第A11版:都市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文/图 记者 陈泥 通讯员 黄煜)种在田地里的蔬菜生病了需要“吃药”吗?菜叶上一个“虫眼”都没有是好事吗?买水叶菜时应该挑选菜秆颜色深的还是浅的呢?……前日上午,厦门市市场监管局、厦门市农业农村局和厦门日报社联合开展了一场“‘鹭’享食安”暑期亲子游活动。

  10组通过“食安厦门”微信公众号报名的亲子家庭,在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集美大学“学·食” 研学实践队老师的带领下,走进首批通过供厦食品“鹭品”评审的食用农产品种植基地翔安庄家宝蔬菜合作社,体验动手采摘的乐趣,学习辨别与挑选优质蔬菜的小妙招,探究一棵菜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安“密码”。

  前日上午9时许,位于翔安区新圩镇面前埔村的庄家宝蔬菜专业合作社,一筐筐新鲜采摘的蔬菜被有序运进了加工区,经过初选、清理、称重、分选包装、贴码……流水线上工作人员熟练快速地标准化作业,很快成了一袋袋包装好的蔬菜产品。蔬菜包装袋上还都贴有“追溯码”。“这就是蔬菜的‘身份证’,我们用手机扫一扫,就能查询到每种菜的产品名称、检测结果,甚至是哪个农场、哪个地块种出来的。”合作社的工作人员一边演示一边向孩子们讲解。

  “在厦门,一棵菜从产地环境,比如灌溉用的水、种植的土壤条件,到种植过程中种子、农药、化肥的使用,再到包装、存贮、运输上市……每个环节都有严格标准要求。”活动中,食品安全专家、集美大学周常义副教授为孩子讲解了厦门市食安联牵头制定并发布实施的《供厦标准 蔬菜种植生产管理规范》。

  据悉,这是今年第二场“‘鹭’享食安”暑期亲子游活动。前不久,海沧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海沧海关,邀请8组亲子家庭在多威咖啡梦工场举行了一场“‘鹭’享食安”暑期亲子游活动。

  

  点击

  32个基地被授予“鹭品”标志使用权

  《供厦标准 蔬菜种植生产管理规范》2023年5月正式发布实施。截至目前,由市食安联标准委员会专家为评审小组组长、检测或认证机构体系认证专家为成员的评审小组,已依据该标准对福建省内外40个食用农产品种植基地进行了现场评审,其中外省基地12个,本省外市基地18个,本市基地10个,基地面积6万余亩,年产量6万余吨。评审内容主要包括土壤、水质、空气、农业投入品使用、农产品存储等环节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经过现场审查评审,包括庄家宝蔬菜合作社在内的32个基地通过评定验收,被授予“鹭品”标志使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