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6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厦门日报

为民“诚”管 管出银城新貌

日期:08-15
字号:
版面:第A04版:经济/政务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许晓婷 通 讯 员 蔡剑明 许东鹏 胡欣颖 丁仪琳

  近日,厦门市“鹭岛城管·与您同行”活动与同安区“城管服务日”主题宣传活动联动启幕。文艺展演、知识竞答、便民服务、建言献策……乘着夏夜的清风,城管携手市民,完成一场关于城市治理的“双向奔赴”。

  藏族城管队员与市民共唱《再唱山歌给党听》,“小小城管”萌娃们学习垃圾分类……这一个个温馨瞬间,共同拼出同安城管践行“721工作法”的生动图景,展现出城市管理的温度与厚度。

  近年来,同安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积极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以“绣花”功夫着力构建服务为先、精准发力、持续推进、久久为功的城市管理模式,在共建共治共享的脉络中,让古韵银城焕发新彩,使民生福祉可触可感。

  

  调解破僵局

  枫桥经验解民忧 党建赋能解难题

  “多亏你们,心结终于解开了!”不久前,五显镇村民李某紧握城管队员的手感慨道。此前,因邻居刘某在李某家地块堆放杂物未付补偿,两家人争执近一年。同安城管五显中队的党员干部主动管起这件事,联合辖区司法所、社区党员组建调解专班,用“法理讲透、情理说透、利益算清”三步法上门调解。

  在泥地里丈量争议范围后,调解专班当场拟出方案:李某降低补偿标准,同意刘某继续使用该地块,刘某则按时按额支付补偿。这场持续一年的僵局,最终以“各让一步”的方式达成和解。

  这起纠纷的化解,源自“党建+枫桥经验”的创新实践。近年来,同安城管建立起“党员包片+多元调解”机制,党员干部带头联户走访,每季度联合镇街和社区调解员开展拉网式排查,了解群众诉求。

  “中队党员正是通过每月的联合摸排,及时发现了这起补偿纠纷。”五显中队相关负责人拿出一组数据:今年上半年,五显中队成功化解10余起信访案件,其中包括两起拖延3年以上的土地积案。

  亮眼数据背后,“领导包案+周调度”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中队将党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每周组织队务会分析矛盾化解进展,党支部书记现场督办,实现“小事不出村”的协同治理,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治理中落地生根。

  

  宣导赢民心

  刚柔并济治顽疾 源头防控显效能

  “执法人员上门沟通了好几次,讲政策、听难处,还帮我们想办法搬东西,拆得也特别小心。这样用心,我们当然理解支持!”

  官浔社区王阿姨的点赞,源于西柯中队联合街道开展的城中村治理提升行动——面对53处挤占公共空间的违建,执法人员逐户沟通协助搬迁,启用机械精准作业,设置安全警戒区、专人维持秩序,最大限度降低对居民的影响,赢得了广泛理解和支持。后续,中队还建立长效巡查机制,发动居民共治共管共享。

  “七成精力做透宣导和服务,管理难题自然迎刃而解。”正如西柯中队一名执法人员所言,这样的“温度管理”在同安已成常态。此前,莲花镇窑市村一家企业因历史遗留违建,项目合规建设受阻。新业主误以为“缴罚款即合法”,试图保留违建申报建设手续,多次碰壁后产生抵触情绪。

  破局关键在“刚柔并济”。莲花中队联合村居,多次入户普法:严明规划审批法律红线与合规前提,细算长远风险账与发展效益账,承诺拆违后全程指导后续申报,依规提供审批支持,并举案例警示。“没想到你们替我想得更远,既讲清了法律底线,又帮我打通了合规发展通道!”深入沟通后,企业负责人主动拆除违建并搬离设备,目前正按流程申报建设手续。

  “宣导在前,服务跟进”,这样的柔性执法理念已融入各中队的日常工作。辖区居民对宅基地建设政策存在模糊认识,祥平中队创新“线上+线下”普法模式,组建微信群推送政策,深入村居解读典型案例,切实营造“不敢违、不想违、不能违”氛围,辖区“两违”投诉量同比下降40%。

  工业集中区企业因手续不全面临违建风险,机动三中队主动介入、依规指导整改,帮助企业避免损失。今年,该中队已开展政策宣讲25场,引导企业合规建设,指导多宗“两违”图斑合规化处置,企业自行整改违建超500平方米。同时,通过无人机巡航和智能监测系统,构建起立体化监管模式,实现新增违建“零增长”。

  

  服务聚合力

  温情守护暖银城 全民共治谱新篇

  今年高考前几天,大同街道某小区住户装修时连续产生噪声。接诉后,大同中队执法人员立即联系装修业主,经协调沟通,短短几分钟,便化解这起噪声扰民问题。高效响应背后,护考行动早已提前铺开——从市容秩序规范、餐饮油烟和噪声污染防治等方面入手,同安城管多措并举,做实做细中高考服务保障工作,为考生备考、休息筑牢“隔音墙”。

  在日常管理中,同安城管始终聚焦群众关切,优化管理服务质效。比如,针对工地用餐难问题,设立3处集中用餐点,在不影响交通的基础上,服务周边工地工人超8000名,有力彰显了“执法为民、服务为先”的初心。

  “城管蓝”中的善行义举更是温暖人心:此前,巡逻途中,滨城中队队员高志新发现一名走失男孩正独自哭泣。他蹲下身为孩子擦干眼泪,牵起小手护送到警务站,直至孩子母亲赶来后才悄然返回巡逻岗位。祥平中队三名队员巡查至环城西路时,突遇女子冒雨拦车,原来她的父亲在家摔伤流血,情况危急!队员当即驱车送她返家,并守候至医护人员到场,事后女子专门携锦旗至中队致谢。

  服务的温度正转化为全民共治的热度——在近日的“城管服务日”活动现场,有奖知识问答、便民咨询服务和垃圾分类互动游戏等环节,吸引大量市民参与。市民与城管同台献艺联欢,在“建言献策墙”写下管理“金点子”,拿起手机拍下法规宣传册分享给家人朋友。

  “城管服务不在于一时的活动,而在于日复一日的用心坚持。”正如同安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所言,多年来,该局持续释放“同安‘诚’管”品牌效应,培育深耕“同安城管服务日”“小小城管志愿者”“城市管理大家谈”等品牌活动,厚植共治共管共享的社会土壤,让城市管理的同心圆越绘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