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 刘艳)“厦门山海健康步道能不能彻底打通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步行网,既可以成为文旅亮点,又可以减轻交通压力。”昨日,一位市民向本报发来他的厦门“十五五”规划建言。
为高质量、高水平编制好厦门“十五五”规划,市发改委传承弘扬《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思想精髓,联合厦门日报社开设“我为‘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专栏,多渠道、多方式开门问策、问计于民、问需于民。
“建议厦门加强城市创新生态的营造和新质生产力培育,在全省发挥创新带动作用”;“氢能加气站,国内其他城市已经有了,厦门还没有。建议厦门加快氢能加气站建设速度,让‘厦门造’氢能公交车跑起来”;“建议加快杏北新城的规划建设,加快地铁T3支线的建设开通,解决杏北、灌口片区居民的出行问题”……征集活动开展以来,市民、企业、专家学者积极响应,踊跃建言。
记者从市发改委了解到,目前已收到群众“金点子”320多条,内容涵盖产业发展、两岸融合、空间布局、城市更新、科技创新、生态保护、基础设施、文化旅游、社会治理等经济社会发展多个领域。其中一些建言立足厦门实际、着眼长远发展,见解深刻、视角独特,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市发改委将认真研究,在编制厦门“十五五”规划时参考吸纳。
在征集群众意见的同时,市发改委还邀请顶级智库、高等院校、咨询机构、基金机构等省内外专家30人,组建形成我市“十五五”规划编制专家咨询组,通过座谈会、研讨会、咨询会、意见征求等多种形式,深度参与指导我市“十五五”规划编制。其中,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雪松就厦门“十五五”时期人口高质量发展、潜在生产力增长等方面提出了量化建议。
提醒
厦门“十五五”规划邀您建言献策
征集内容:聚焦厦门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致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探索试验、探路先行,围绕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方位扩大内需、打造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全面深化改革、壮大发展民营经济、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市、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社会治理现代化等领域,提出未来五年乃至到2035年的发展建议。意见建议既可以是根据上述某一领域形成的系统论述,也可以是三言两语真知灼见,或是事关厦门长远发展的其他意见建议。
征集时间:征集活动将持续至今年10月31日。
参与方式:请将您的宝贵意见发送至电子邮箱fgghc@xm.gov.cn,或者直接扫码参与厦门“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