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
在老家漳州,老街延安南路是特别的存在。老街的一头连着漳州最繁华的延安北路,一头止于九龙江畔。
行走在老街,总令人思绪万千。老街犹如一棵大树的主干,老街旁四通八达的小街小巷有如大树的枝丫,其中,修文西路的历史底蕴最为厚重。修文西路上的“道冠古今”“德配天地”牌坊,连同两座牌坊之间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府学”文庙,无不默默地诉说着当年的荣耀与光环。
行走在老街,耳边仿佛又响起一阵阵自行车铃声——数十年前,那个少年,放学后总会骑着“永久”牌自行车“游荡”在老街上。对少年来说,那是一天中最欢畅的时光,一天的繁重课程结束了,夜间烦人的课业还未开始,在老街上的骑行时光虽然不长,但却是能自行把控的自由时光。
老街对少年的意义,不在于牌坊及文庙,而在于老街上目不暇接的零嘴小吃,白水贡糖、枕头饼、寸枣、金橘饼等,应有尽有。那时的沿街小店,人流量最大的不是服装店,也不是小吃店,而是来了新武侠小说的租书铺。我年少时的许多梦想,就在租书铺确立,然后不断变更:一会儿想成为仗剑走天涯的书生,一会儿想当一掌断乾坤的大侠……
老街往右有当年漳州花色最全、种类最多的小吃聚集地——“府埕”。我们这些半大孩子有了点零花钱,就会跑来“府埕”吃吃喝喝,最常吃的就是那又酥又脆的“蚵仔煎”。
老街最繁华之处,在延安南与延安北的分界处。这里有漳州当年最上档次的百货大楼,以及小城文化与休闲的主阵地中山公园。在我记忆中,这里的每一天都是热热闹闹的,逢年过节就更不用说了,很多人家的过节计划都是逛中山公园,到“府埕”吃小吃,到百货大楼购物。那时,老家的时尚与娱乐,几乎都聚集于此,在此间流连,成了我最欢乐的时光,至今仍时常回味。